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领导经济建设基本经验研究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17 11:10:04

 中央苏区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是新中国的最初雏形;是有极为深邃的历史价值和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

   一、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概况
   中央苏区初期,因为红军规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模较小,地方各级政府尚未普遍成立而开支较少,日常开支主要通过打土豪等方法筹集。随着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红军不断壮大,需要集中较多的资金,保障革命战争的供给,仅靠对地主豪绅进行没收罚款、捐款远远不够。因为当时偏远闭塞、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中央苏区约有300万人口,红军、地方人员约10万多;国民党长期进行经济封锁;"左"的经济政策严重影响。到1933年春夏,中央根据地经济严重恶化:工商业凋零,食盐、布匹、药品等日用品极端缺乏,价格昂贵,部分地方因缺粮而发生饥荒。这个时期,如何打破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成为摆在苏区军民面前决定生死的两大任务。
   作为中央苏区的主要缔造者和经济建设的主要领导者毛泽东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存在的条件和发展的可能性,制定了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具体生产发展措施,取得了显著成就:把中央苏区的农业生产摆在了经济建设的首位,并以组织耕田队等一系列兴农措施的实施使农业发展迅速,有力保障了军队和政府的粮食供给。工业生产除了发展国有工业外,还发展了生产合作社等集体工业和生产糖、烟丝等手工作坊的私营工业。大力发展了国营、集体和私营商业贸易活动,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保障了苏区军民的供给。在苏维埃政府成立之后,立即着手建立各级财政管理机构,统一财政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苏区经济建设思想
   1.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辩证认识到中央苏区经济建设与战争的关系。当时,党内和革命队伍里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倾向忽视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另一种倾向以为经济建设已经是当前一切任务的中心。毛泽东对此进行了批评和教育,科学地阐述了战争环境下根据地经济建设和革命战争的关系,论述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2.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策略。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经济建设的思想观点:经济发展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的观点,农业互助合作的观点,贸易合作社的观点,无产阶级在经济上对农民的领导的观点,国营经济对私人经济领导的观点等等。这些观点集中体现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以及《我们的经济政策》的论述中。其中不少经济建设思想已经突破了那种局限于微观的经济观念,把根据地经济建设和革命战争的辩证统一关系融汇到保证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广阔背景中。
   3.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主抓经济工作的毛泽东重视应用从政治和领导层面抓起,从健全组织做起,发布临时中央政府为打破敌人对苏区的经济封锁告群众书,号召苏区民众,为配合红军打破国民党政府的军事围剿,加紧春耕,扩大生产,同时设法输出本地土产、输入油盐洋布,并集股组织消费合作社,有组织地进行买卖,来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苏区经济建设的方法
   1.调查研究的方法。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陈云等领导人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1930年5月毛泽东在这里做了一次规模最大的调查,写下了《寻乌调查》。1933年11-12月,毛泽东又深入兴国长冈乡,上杭才溪乡进行社会调查,写了著名的《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通过这些调查,深入地了解了广大群众关于生活状况、商业状况、土地斗争、政权建设、文化学习等各方面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奠定了基础。 
   2.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用的方法。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农村实际出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经济建设方针和政策。依据各地条件不同侧重发展不同经济:上杭等地处偏僻山区,重点发展农业及以竹木加工为主的民用工业,而长汀、瑞金处在苏区中心腹地,交通信息相对发达,偏重发展军用工业、商业贸易等。为保障复杂多变的战争需求,苏区政府采取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最有特色的是创造性地建立劳动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自愿结合的经济实体。
   3.经济手段管理经济的方法。中央苏区的领导人尽管缺乏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应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刘少奇针对国有工业军事化管理,厂长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工厂管理混乱,浪费严重等现象提出的"建立完全的厂长负责制"的经济思想。还利用税率杠杆来鼓励和限制某些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发展。1931年11月颁布的《暂行税则》规定:"(乙)肩挑小贩及农民直接出卖其剩余生产品者,一律免收商业税。(丙)商业资本两百元以下的一律免税"等等。这些税率政策的实施,促进了个体商业的发展。
   4.依靠群众的方法。毛泽东在《粉碎第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指出:"革命战争的激烈发展,要求我们动员群众,立即开展经济战线上的运动,进行各项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建设事业。"中央苏区先后发行了3次公债。1932年6月,发行60万元短期战争公债;同年10月又发行第二期革命战争公债120万元;1933年8月发行300万元经济建设公债,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革命战争经费和经济建设资金。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央苏区经济建设基本经验及启示
   1.坚持为政治服务。在中央苏区时期,由于所处的环境十分恶劣,为了苏区的生存与发展,军事是最大的政治,也就是说当时的经济建设主要是围绕着军事需求展开的。现在的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着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其主要目标应当是确保这个经济体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尽量保证合适的速度,以提升中国的经济总体实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
   2.坚持人为本。中央苏区时期经济建设顺利开展的关键之一就是依靠人民群众,发动群众搞生产建设,支援革命战争。今天,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仍然不能脱离群众。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处理好与广大民众密切相关且敏感的问题十分重要。
   3.坚持与时俱进。中央苏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区是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我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思想、方法等均与时俱进。如苏区财政收入开始主要依赖打击剥削者的方式为主向逐步以相对稳定的税收为主的方式转变。管理也由以行政管理为主,逐步能综合运用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管理。目前我党领导经济建设已经有相当丰富的经验,但面对目前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为达到宏观调控的目标,具体应用的策略应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4.坚持科学决策。中央苏区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十分重视调查研究,了解最基本的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前提。新形势下,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要统筹协调各方利益、妥善应对各种风险,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更复杂。因而在领导经济建设时不仅要重视调查研究,还要善于应用专家团队,民调等方式了解新情况,为科学决策打好基础。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