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教育类论文

【教育类论文】孟瑶三篇小说的主题探析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2-24 13:08:49

 孟瑶是带着关注女性命运的创作意识,正式步入台湾文坛的,她先后写了五十多部长中篇小说,创作风格经历了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的演变过程,其中较重要的有《心园》、《屋顶下》、《春雨沐沐》等,孟瑶最为倚重的小说创作,往往是在爱情婚姻的基本架构中,透过女性人生领域的描写来观照社会现实生活层面,真诚呼唤重建女性灵魂的"伊甸园",不断探寻着女性理想生存的人文意识,不仅勾勒出孟瑶创作风格的变化轨迹,也见证着台湾社会背景的转型和时代风尚的变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下,形成了中华民族意识形态深处十分稳固的价值取向与审美心理,就是对于真善美境界的推崇与追求。无论儒家的"仁爱"、"天下大同"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自然"思想,还是禅宗的"心性生万物","顿悟"说等,都包含着这三个基本要素,求真、崇善、爱美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深层次的心理结构和美学特征。而对真善美理想的追求正是孟瑶小说突出的价值取向和独特的审美思想,这在作品中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赞美了纯真美好的爱情婚姻,二是塑造了一系列美好的女性形象,三是张扬了崇高的教育英雄主义精神。 
  爱情是孟瑶小说中的一大主题,而对于纯真美好爱情婚姻的赞美正是其作品真善美价值取向的重要体现。爱情是文学作品经常表现的主题,对作者和读者有着永久的魅力,它能集中地反映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尤其是女性的命运,也能鲜明地展现美与丑的搏斗,心灵之间的撞击。深邃而诚挚的爱情可以涤荡人的灵魂,人们渴望着爱的"伊甸园",孟瑶正是带着这种渴望和向往,审视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和女性的命运,在1952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心园》,《心园》以胡曰涓在南山中学校长田耕野家中做特别护士时的经历与感受为线索,在富有田园诗意的自然环境中演绎着复杂的男女情感纠葛,通过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实用主义与完美主义爱情观的两相对照,表达了作者对纯净自然状态下爱的向往和哲思,对灵魂心园里美的期待与建构。小说中一男三女的爱情婚姻模式,不同于其他小说中众多美女围绕一个男性英雄和才子的爱情模式,更区别于美女抢大款的爱情模式,引发了人们对于男女婚恋模式和格局的思考。围绕校长田耕野,《心园》里那个心灵美好、尽职敬业的家庭护士胡曰涓,在久病卧床的田太太去世以后,虽然对田耕野渐生爱慕之情,但由于童年时代害天花导致的容貌受损和左眼失明的残疾,她始终把爱深藏于心,不敢表达一种不折不扣的女人情怀;而对于田家养女丁亚玫而言,这个在田耕野用爱浇灌的"教育心园"和大自然风光陶冶下长大的女子,则是一个率性而为、充溢着生命自然形态的人物形象。她真正爱的是养父老师田耕野,为了这份爱而不能爱的爱,为了以后能天天见到他,她不得已与校长胞弟田耕尧走到了一起。但她和利益熏心的丈夫之间,如同"钢筋水泥的大厦和竹篱茅舍放在一起一样的不调和"。在无法排遣的痛苦和压抑中,丁亚玫常常把梦湖和文峰塔当作田耕野的化身,用绘画寻求情爱的寄托,借纵情山水释放被压抑的人性。最后终因为了那份爱而不能爱的爱,而在大自然怀抱浇灌自己灵魂的"伊甸园"中服药自杀,寻找到了爱的归宿。另一位工于心计、追求物欲的女性王文秀,她闯入田耕野的生活,是因诸多无事生非、伤害婚姻的举动,实践了功利主义的爱情法则,终逐出了田耕野用爱浇灌的"精神心园"而离婚。 
  透过上述错综复杂的感情格局,我们从中看到,在纯真的爱情面前,容貌的丑陋、地位的悬殊、世俗伦常的束缚,都不能阻止她的滋生成长;而充满物欲、自私冷酷的人性弱点却只会让婚姻发生变质乃至解体。小说中,胡曰涓、丁亚玫反世俗的爱情追求与王文秀功利型婚姻索取所形成的鲜明对照,见出了两种人物的品格高下和爱情观歧异。田耕野和胡曰涓是爱与美的化身。田耕野作为一个充满人性美、颇具生活诗意的中学校长,事业上,是一个教育家,生活中,他是一个艺术家,他办学校是艺术化的,他用美化学校环境来美化学生心灵,然后再用爱来规范他们。他与爱妻静宜结合三十年,静宜有病断断续续在床上躺了十年,他们始终恩爱缠绵,他用尽爱心照顾、忍耐、关切着爱妻直到病逝,他的爱"像春天的阳光,使接触到的人感到无言的舒适和温暖"。而胡曰涓,是一股潺潺而流的爱的清泉,把爱的清泉洒向所接触的人们的心园里;作为护士,她对静宜照顾入微;作为朋友,她与亚玫相知相依,她以性格的美、修养的美弥补了左眼的失明和脸上天花的斑痕,具有一种慑人心神的人格魅力。特别是在具有诗人气质返璞归真的带有生命自然形态的形象丁亚玫塑造背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向台湾城乡渗透,人们固有的精神家园开始解体,尤其是女性的人文意识逐渐世俗化,社会原有的宁静、闲适面临着危机,于是,渴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重建灵魂的"伊甸园",崇尚未被污染的人性、道德与爱情,就成了台湾人的普遍心态,追求纯真美好的爱情婚姻便在作者笔下应运而生。 
  《屋顶下》那个善良聪明、心底美好的莹莹,是一个精灵般怪异独特的女人,由于身世飘零,一直生活在工商社会的都市生活中,变成商业主钱祖谋的定期情人,她尽兴花天酒地,尽情享用金钱,她会以妓女的低贱调动异性,沦落为妓女,导致了她对世界过早的绝望与对爱的神经质般的补偿性渴求。绝望使她把爱情当作生命的全部意义,爱情也成了拯救她走出存在暗区的灵魂伊甸园。对莹莹来说,生命的真实便存在于这象征性的精神幻象里,而住在同一屋顶下的新婚教师向易之则是伊甸园里的爱情王子与楷模,她终于自爱自重暗恋炽爱上向易之,烟酒都戒了,脸上露出了少见的青春的笑容,每天都去买菜做饭,难怪房东太太素彤都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这只希望自己有资格去爱易之不敢奢望自己能得到易之的爱,她要真正的活、真正的爱;在新娘李文琛生病时,她为文琛解难,一次次,那么真诚,那么友善;最后,为了她挚爱的易之,为了文弱的文琛,为了维护他们的幸福,把自己多年的积蓄给了易之后,莹莹从堕落之中求升华,从死亡里面得到了灵魂的圣洁而毅然自杀;同时药死了钱祖谋拯救一时迷途的被诱骗的少女小彤,她是怎样的一个女子啊,令人深叹深思。《春雨沐沐》中的高小玉对于欧阳方的爱也纯净、执着,为此,她毅然抛弃了金钱、地位等奔向了理想中的爱情,喜欢上了被自己父亲收养的孤儿博士欧阳方,更喜欢他的孤儿教育事业,这里,爱情是一种拯救,爱情已经有了神圣象征的意味。孟瑶歌颂了这些纯美的爱情婚姻和高尚的人性,观照了女性的现实境遇和人生命运,极力呼唤重建女性灵魂的"伊甸园"。这些童话般的爱情婚姻与现实社会中日益商业化的爱情婚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文学创作日益淡化理想主义而走向现实主义的大的文化背景下,孟瑶对这种爱情婚姻的赞美,一方面反映、应和了大众内心深处向往追寻纯真爱情的心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本身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于真善美价值取向的追求。 
  女性作为爱情的承担者之一,也是孟瑶作品《心园》、《屋顶下》、《春雨沐沐》着力表现和歌颂的。孟瑶站在理解女性、尊重女性的角度对女性进行描述,塑造了一系列灵魂圣洁十分美好的女性形象,如胡曰娟、丁亚玫、莹莹、李文琛、小玉等,这些形象无一不美丽、纯洁、善良。如《屋顶下》中的新娘李文琛,与丈夫向易之都从事的是教育工作,生活简朴,只能租个一间小屋与三家公用一个厨房同住一屋顶下,但她无怨无悔,体贴关心丈夫,夫妻感情缠绵幸福令别人羡慕;同时同情关心妓女莹莹的生活,当回到家看到自己挚爱的易之与莹莹在一起亲热后,自己躺到在了病床上,可很快就原谅了自己的丈夫,看了莹莹的遗书心里不免难受内疚,与丈夫为莹莹修了一座象样的坟。《心园》中的胡曰涓,丁亚玫这些女性形象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她们性格和修养的美,还在于其为了自己灵魂的伊甸园而对爱的苦难的默默承受,她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作者对于女性的同情和期望,也集中代表了作者对于女性形象的赞美和热爱。 
  孟瑶作品《心园》、《屋顶下》、《春雨沐沐》中真善美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上述两个方面,还体现在其对于教育英雄主义精神的张扬。在小说《屋顶下》中,作者成功的塑造了向易之这个教育英雄形象。向易之,往日看不起低贱的莹莹,后来莹莹孤独的爱和身世让他不免心里深感内疚,"如今我更恨那个钱祖谋这种人,用金钱去榨取女人拿生命与痛苦所酿造出来的欢乐,说'榨取'两个字的时候,易之拿手用力往地上一拍,脸也变的红红的。社会上有钱太太和钱祖谋这种畸形人,是我们读书人的耻辱,做为一个中国人,该努力的地方太多了",为此,他答应莹莹的乞求可以去爱他、去爱一切,用真诚和爱帮助莹莹重建了自己灵魂的伊甸园。相对于一些小说中出现的不食人间烟火、没有真情实感、"高"、"大"、"全"的英雄形象,向易之这个人物的最大特点就是他不仅仅是一个坚持正义、普通富有责任感同情心的优秀的教师,同时还关注社会时代的重大问题、对生活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和思考,把个人的情感、命运与时代和社会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一系列现实生活的磨炼中,体现了一名教育者的英勇本色。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台湾社会由传统转向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日益世俗化,现实社会和文学创作开始日益淡化和消解教育者的英雄主义形象,在这种趋势下,一生追求教育事业的孟瑶在其文学作品中却仍然坚持歌颂和赞美教育者的英雄主义精神,显示出了独特的审美旨趣。在这些作品中呈现了与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不一样的教育者英雄特质,她赞颂了早期作品《心园》中田耕野所体现的用爱美化学生心灵,用爱拯救引领人们重建灵魂的伊甸园的崇高的教育英雄主义精神,塑造了如《春雨沐沐》中孤儿博士欧阳方那样富有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的孤儿教育者的英雄人物;以传统的观点看,他们或许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英雄,但他们对教育爱的坚守和忠贞不渝的责任感却能唤起人们心中淡忘的崇高感,他们身上体现了作为一个普通人教育者的英雄的品质,因而仍然值得我们赞颂。 
  对于纯真爱情婚姻的赞美、一系列美好女性形象的塑造和教育英雄主义的张扬,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孟瑶作品《心园》、《屋顶下》、《春雨沐沐》的真善美价值取向。这种取向符合我们民族生活的情感愿望,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作者关怀当下人生、社会、教育,呼唤当下需要的人文关怀精神,深藏着作者对这个时代的审美思索和对人的理想生存状态的探寻,恰好也契合了新世纪人们向往和正在追逐中的一种理想的生存状态,而这种理想的生存状态又是孟瑶多年来孜孜以求的,使其作品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