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 要:科学是小学教育中的一门基础课程,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其重要性往往被忽视。实际上,科学教学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优势。结合教学经验,就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谈一谈心得体会。
关键词:科学;动手能力;科学素养
一、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小学生年龄小,判断能力差,行为活动往往受自己的喜好控制,对于喜欢的事物就会表现得非常积极,对于不喜欢的事物就会表现得非常消极。因此,小学科学老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首先必须要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而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培养学生操作兴趣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之一[1]。小学生活泼好动,让学生动手操作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行为特征。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还属于形象思维,对于抽象的事物往往不能理解,所以教学内容必须要生动具体,同时还要形象有趣。而教学情境则能够有效满足这些要求,有趣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例如,在教学"哪支蜡烛先熄灭"相关内容的时候,笔者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共同燃烧的图片,然后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猜想一下哪支蜡烛会最先熄灭。有的学生说是矮的蜡烛先熄灭,有的学生则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还有部分学生认为两支蜡烛会同时熄灭。一时之间众说纷纭,猜测无数,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由于学生非常想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所以各个都跃跃欲试。这个时候,笔者再让学生按照要求自己动手进行操作。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正确,非常认真地进行科学实验,给新知识的学习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养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
二、加强实验操作指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学习能力相��较弱,思想不成熟,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指导者,科学老师必须要加强实验的操作指导,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一方面防止学生因为错误的操作而受到伤害,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轻松、安全的环境。科学老师要对此加以重视,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实验操作指导,有效落实科学教学目标。
在教学之前,科学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进行充分的考察和了解。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分散,而且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以及自觉性都比较差,在科学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不能抓住关键,甚至盲目操作,或者在操作的过程中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操作目的,将科学实验当成了一个游戏或者玩具,这些都是科学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只有全面掌握的,才能制定出科学的教学方案[3]。
例如,在学习"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相关内容的时候,老师要通过两个途径加强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指导:第一,在实验操作之前,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让学生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什么,又如何去做,强调好纪律问题。同时,科学老师要利用相关的道具给学生进行示范操作。第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巡视,并且结合实际情况插入一些思考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一边操作一边思考,从而实现手脑并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表象,为抽象思维的过渡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积极开展课外小实验,有效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科学实验是一个需要一定时间的操作过程,而课堂时间有限,有些科学实验操作在课堂上完成不了,这就意味着科学老师要在课下开辟第二实验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效提升其科学素养。小学生的课下时间非常充裕,这给科学课外小实验的开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科学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特点以及实验场所等开展符合学生发展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课外小实验。
例如,在学习"种子的发芽"相关内容的时候,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无法在这样短暂的时间内看出种子是如何发芽的。科学老师就可以将教学场所从教室转移到学生的家中或者学校的实验室中,让学生将绿豆种子分别放到冰箱的冷冻室、冷藏层以及阳台上,一段时间之后观察其发芽状态,同时结合这三种情况下绿豆种子发芽情况的不同探索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综上所述,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方面,小学科学有着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优势。小学科学老师要抓住这一点,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兴趣,其次要加强对学生实验操作的指导,除此之外,还要积极开展一些课外小实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的目的。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