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典引证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29 22:55:41

     摘要: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是一个整体,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应只限于《资本论》,应该从《共产党宣言》
  开始,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到《资本论》,再到《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为其着作写的序言及其书评,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不能忽视的内容,许多深刻含义、写作意图、研究方法都是通过这些"序言"和"书评"揭示出来的。马克思完成的着作基本只是"狭义政治经济学",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体系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广义政治经济学"。
  关键词: 马克思; 《共产党宣言》; 《资本论》; 狭义政治经济学; 广义政治经济学
    一、引言《共产党宣言》指出: "资产阶级争取得自己的阶级统治地位还不到一百年,它所造成的生产力却比过去世世代代总共造成的生产力还要大,还要多。"可以说"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这是科学的论断。然而,必须注意到,这样的论断也都曾被视为"幽灵的神话"。在当时,这正是《共产党宣言》一开头就指出的: "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的幽灵"。"旧欧洲所有的一切势力: ……都为神圣地驱除这个幽灵而联合起了。""从这个事实中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现在,共产党人已经应该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出自己的党的宣言来对抗那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了。"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写了七篇"序言"。在《共产党宣言》发表 25 年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合写了第一篇《1872 年德文版序言》。当时的共产主义者同盟还只能是秘密团体的国际工人组织,详细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的党纲,当然也只能用各种文字先后在各地出版。在这篇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写道:"不管是最近 25 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意义。……但是《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下次再版时也许能加上一篇论述 1847 年到现在这段时期的导言。这次再版太仓促了,我们来不及做这个工作。"
  请注意,马克思写《政治经济学批判》时这篇"未完稿"导言,实际上是已经写完了的,只是还没有最后再加工定稿而已。这篇"未完稿"他自己称之为《总导言》。再过了 10 年,马克思恩格斯于1882 年 1 月 21 日在伦敦又为《宣言》写了 1882 年俄文版序言。序言开头特别强调"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出自己党的宣言"。
  这篇序言中,马恩补充了《宣言》中的薄弱部分,即关于俄国和美国的情况。"在这一章里,正好没有说到俄国和美国。那时,俄国是欧洲全部反动势力的最后一支庞大后备军; 美国正通过移民吸收欧洲无产阶级的过剩力量。这两个国家都向欧洲提供原料,同时又都是欧洲工艺品的销售市场。所以,这两个国家不管怎样当时都是欧洲现存秩序的支柱。今天,情况完全不同了! 正是欧洲移民,使北美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这种移民还使美国能够以巨大的力量和规模开发其丰富的工业资源,以至于很快就会摧毁西欧特别是英国迄今为止的工业垄断地位。这两种情况反过来对美国本身也起着革命作用。作为整个政治制度基础的农场主的中小土地所有制,正逐渐被大农场的竞争所征服; 同时,在各工业区,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和神话般的资本积聚第一次发展起来了。……在 1848 -1849 年期间,不仅欧洲的君主,而且连欧洲的资产者,都把俄国的干涉看作是帮助他们对付刚刚开始觉醒的无产阶级的唯一救星。沙皇被宣布为欧洲反动势力的首领。现在,沙皇在加特契纳成了革命的俘虏,而俄国已是欧洲革命运动的先进部队了。"
  "《共产党宣言》的任务,是宣告现代资产阶级所有制必然灭亡。但是在俄国,……大半土地仍归农民公共占有",这种情况的俄国公社能够直接过渡到高级的共产主义的公共占有形式吗? 俄国必须先经历西方的历史发展所经历的那个瓦解过程吗? "目前唯一可能的答复是: 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互相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
 上述两篇序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都是属于贯串《宣言》的基本思想。马克思逝世后,只能由恩格斯一个人写序言了。恩格斯写了五篇序言,认为"更有必要在这里再一次明确地申述的"问题。其中,请大家特别注意的是,恩格斯在"1893 年意大利文版序言"特别提到的一个问题: "意大利曾经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现在也如 1300 年那样,新的历史纪元正在到来。意大利是否会给我们一个新的但丁来宣告这个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呢?"当然,恩格斯所提出的问题,这更是本文所必须答复的问题。
  二、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共产党宣言》的一般原理撰写政治经济学着作( 一)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说起马克思写的第一本政治经济学着作《政治经济学批判》是 1859 年 6 月出版的。马克思恩格斯二人为《共产党宣言》合写和个人写的序言都是出现在 1848 年《共产党宣言》出版之后 25 年,即 1872 年之后。《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序言提示我们,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学说,其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及以其为基础的历史和逻辑方法。运用这一观点和方法,也可以科学认识不发达国家的本质问题。政治经济学虽然本质上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狭义"学说,但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论述也提示了建立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要,并且通过对"产品社会运动"的认识,使我们了解了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第一,马克思一开头就指出: "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 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
  在这里,显示了他有建立"狭义政治经济学"的意图,而又提示创立广义政治经济学的意图。为什么呢? 因为"资本"之前应先有"货币",再前是"商品",还必须是"劳动力商品"等等,非谈不可,从而,狭义政治经济学必然要发展为广义政治经济学。
  第二,马克思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以及不得不参加的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他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 为了说明这个"动因",马克思把他在1857 年8 月底至9 月中所写的"总导言"未完成草稿停下来。只要认真通读这篇于 1902 年才被发现的文稿就会发现,这是与马克思考察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制度所按照的次序相适应的,以"产品社会运动"为题而展开的"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必读巨着。《导言》的第 3 题与第 4 题的内容: "3. 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4. 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国家形式和意识形式同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关系。法的关系。家庭关系。"及其所包括的对斯密和李嘉图的批判,统统联系起来讨论,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恩格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所写的评论,虽然是不全的、只发表了开头的两部分,也有必要读一读。关于评论的第一部分,恩格斯说: "政治经济学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分析,因此它以发达的资产阶级关系为前提"。联系我国实际,按照恩格斯在他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评论第一部分中所说的,中国"没有发达的资产阶级关系为前提",也就不可能有作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理论分析"的政治经济学。可是,如同他所说的: "德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出现了。它的全部理论内容是从研究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它一出现,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经济学也就产生了。这种德国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由此可见,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伟大的、一切时代中最伟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紧接着,恩格斯又说: "新的世界观不仅必然遭到资产阶级代表人物的反对,而且也必然遭到一群想靠( 自由、平等、博爱) 的符咒来翻转世界的法国社会主义者的反对。
  ……虽然如此,这个基本观点却像一根红线贯穿着党的一切文献。……1848 -1849 年革命失败之后,这样一个时期到来了,在这个时期从国外来影响德国愈来逾不可能了……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至于评论的第二部分,恩格斯则着重在方法论方面指出,"平庸的资产阶级理性这匹驾车的笨马,在划分本质和现象、原因和结果的鸿沟面前就一筹莫展了; 可是,在抽象思维这个十分崎岖险阻的地域行猎的时候,恰好是不能骑驾车的马的。"怎么办呢? 他一方面发现"黑格尔的辩证法,它具有完全抽象的'思辨的'形式,黑格尔就是在这种形式上把它留下来的。"
  另一方面,恩格斯相应地指出: "黑格尔的方法在它现有的形式上是完全不适用的。它实质上是唯心的,而这里要求发展一种比从前所有世界观都更加唯物的世界观。……因此,首先应当对黑格尔的方法作一番透彻的批判。……马克思过去和现在都是唯一能够担当这样一件工作的人,这就是从黑格尔逻辑学中把包涵着黑格尔在这方面的真正发现的内核剥出来,使辩证法摆脱它的唯心主义的外壳并把辩证方法在使它成为唯一正确的思想发展方式的简单形式上建立起来。马克思对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就是以这个方法作为基础的,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
  更进一步,恩格斯指出: "对经济学的批判,即使按照已经得到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按照历史或者按照逻辑。"按照历史这种方式看来有好处,就是比较明确,因为这正是跟随着现实的发展,但是实际上这种形式至多只是比较通俗而已。历史常常是跳跃地和曲折地前进的,如果必须处处跟着它,那就势必不仅会注意许多无关紧要的材料,而且也会常常打断思想进程; ……因此,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不过,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恩格斯还特地提醒大家,这里有一个"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所以,他特加上一句: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
  当然,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他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他接着还以"政治经济学从商品开始,即从产品由个别人或原始公社相互交换的时刻开始。……那就请他读一读亚当·斯密或其他某位着名的官方经济学家的着作,在第三篇论文中,我们将说明本书的经济内容。"在《资本论》和《反杜林论》中我们可以读到恩格斯关于"商品"的产生和消失的属于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需要"历史的例证"和"不断接触现实"的论述。
  ( 二) 关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本身的内容只包括第一册的"商品,货币"两大部分。然而,联系到广义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典引证接下来就应当进一步讨论"资本"。讨论到"资本",就转到另一本政治经济学着作---《资本论》。《资本论》是一部巨大的着作,然而,属于狭义政治经济学,只是马克思整个政治经济学体系---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一部分。马克思为《资本论》第一卷序言写的第一句话: "这部着作是我 1859 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
  时间相隔约 8 年,1867 年 7 月 25 日于伦敦。我们在学习《共产党宣言》时,曾读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二人合写和个人写的序言。其中,特别是第一篇的二人合写于 1872 年的序言说: "不管最近 25 年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由于最近 25 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的论述( 第四章) 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当时所列举的那些党派大部分已被历史的发展彻底扫除了。但是,《宣言》是一个历史文件,我们已没有权利来加以修改。下次再版时也许能加上一篇论述 1847 年到现在这段时期的导言。这次再版太仓促了,我们来不及做这件工作。"这些内容提示我们,《资本论》的写作首先是对《共产党宣言》基本原理的一个政治经济学运用,同时也是一个发展,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资本论》虽然只是狭义政治经济学着作,但不等于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狭义的政治经济学。
  正如前面所说,《资本论》只是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从恩格斯的书评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资本论》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未完成着作,应该完善和完成马克思主义的广义政治经济学。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对于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必要的。恩格斯为《资本论》第一卷写了九篇书评,并为第二、三卷写了序言和增补。在第八篇书评中,恩格斯告诉大家马克思不仅科学地论述资产阶级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还一步指出: "在一切时代,被压迫阶级都必须提供无酬劳动。有一个很长的时期,奴隶制度是劳动组织的占支配的形式,……在农奴制度下,直到农民徭役劳动废除为止,情况也是这样。……只要'社会上一部分人享有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劳动者,无论是自由的或不自由的,都必须在他维持自身生活所必需的劳动时间以外,追加超额的劳动时间来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生产生活资料。……'"恩格斯的上述这段说明,对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是必要的。在第三卷的序言中,展开了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问题。这个问题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一开始就着重指出了劳动价值论中的有关商品价值的"实体"和第三卷自然而然会展开联系实际展开了。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特别是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本质区别所在。
  ( 三) 关于《反杜林论》为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响应《共产党宣言》的号召: "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他们二人写《总导言》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以至《反杜林论》等等,都是一连串的实际行动! 他们研究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着重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与此同时,他们一开始就显示出了从狭义政治经济学转向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第一次很详细地说: "政治经济学,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交换的规律的科学。……人们在生产和交换时所处的条件,各个国家各不相同,而在每一个国家里,各个时代又各不相同。因此,政治经济学不可能对一切国家和一切历史时代都是一样的。……谁要想把火地岛的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英国的政治经济学置于同一规律之下,那么,除了最陈腐的老生常谈以外,他显然不能揭示出任何东西。因此,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 ……随着历史上一定社会的生产和交换的方式和方法的产生,随着这一社会和历史前提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产品分配的方式方法。……随着历史上一定社会的生产和交换的方式和方法的产生,随着这一社会的历史前提的产生,同时也产生了产品分配的方式方法。……不论是大农业还是小农业,按照所由发展的历史前提,各自都可以有十分不同的分配形式。但是很明显,大农业所决定的分配,总是和小农业所决定的分配完全不同; 大农业以阶级对立为前提或者造成阶级对立---奴隶主和奴隶、地主和徭役农民,资本家和雇佣工人; 而在小农业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个人之间的阶级差别决不是什么前提,相反,正是这种差别的存在标志着小农经济在开始瓦解---……但是,随着分配上的差别的出现,也出现了阶级差别。……可是分配并不仅仅是生产和交换的消极的产物; 它反过来也影响生产和交换。……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则相反,它存在还不到 300 年,而且只是从大工业出现以来,即 100 年以来,才占据统治地位,而在这个短短的时期内它已经造成了分配上的对立---一方面,资本积聚于少数人手中,另一方面,一无所有的群众集中在大城市---因此,它必然要走向灭亡。……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 证明现在开始显示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征兆,并且从正在瓦解的经济运动形式内部发现未来的、能够消除这些弊病的、新的生产组织和交换组织的因素。……"
  "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这样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尚待创造。"那末,应当怎样创造? 恩格斯告诉我们: "到现在为止,我们所掌握的有关经济科学的东西,几乎只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生和发展: 它从批判封建的生产形式和交换形式的残余开始,证明它们必然要被资本主义形式所代替。然后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相应的交换形式的规律从肯定方面,即从促进一般的社会目的的方面来加以阐述,最后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进行社会主义的批判。……"
  其中,特别是关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社会主义的批判",他指出: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所造成的、它自己不再能驾驭的大量的生产力,正在等待着为有计划地合作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去占有,以便保证,并且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保证社会全体成员都拥有生存和自由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当然,同时,恩格斯也指出: "现代社会主义必获胜利的信心,正是基于这个以或多或少的清晰的形象和不可抗拒的必然性印入被剥削的无产者的头脑中的,可以感触到的物质事实,而不是基于某一个蛰居书斋的学者的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观念。"
  "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产者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 18 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据称是更彻底的发展。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对此两方面: 一是"就其内容来说",二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以这两个方面恩格斯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并谈了自己的观点,最后得结论说: "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现在首先要做的是对这门科学的一个细节和联系做进一步的探讨。"
  对于《反杜林论》,笔者分别从几分方面进行了研究,论文和专着已经公开发表。在政治经济学编,分别从"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在产品社会运动中,生产是起决定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全部运动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 "价值论是经济学体系纯洁性的试金石;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等研究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篇,分别从"经济学说史的光辉论述"、"科学社会主义所由出发的思想材料"、"为了社会主义变成科学,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整个社会直接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一旦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替代"、"社会在自己的和不经过资本主义而走向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暴力革命与革命的和平发展"等八问题进行讨论,发表我的个人理解观点。《反杜林论》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从狭义政治经济学到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指出了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经典引证三、马克思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总导言》的社会主义运用对《反杜林论》的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是一门广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恩格斯一再强调了创建广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但他们并未完成这个任务,他们的论述为这个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着作是可以而且必需进行社会主义运用的,但应该站到广义政治经济学体系这个高度来运用,尤其要重视《总导言》---《<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的运用。《总导言》写作于 1857 年 8 月,当时是一篇未完成稿。它是马克思为自己计划中的政治经济学巨着而写的,而且后来也没有正式发表的《< 政治经济学批判 > 导言》。请大家特别注意,这篇没有发表的《总导言》中,马克思比在任何别的地方都更详细地论述了他关于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观点。马克思指出: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生产与分配、交换、消费的内在联系割裂开来和并列起来,认为发生变化的只是分配方式,往往把分配提到首位,把它当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把资本主义说成是历史上永恒的制度。马克思同他相反,说明生产不是某种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东西,它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他阐明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辩证统一的和相互作用,指出它们是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他得出结论说,生产不仅是这种统一的出发点,而且是决定因素,而分配形式不过是生产形式的另一种表现。马克思认识到生产是一定社会性质的生产,并把它当作自己的研究对象。"接着马克思还进一步阐述了政治经济学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指出它是"科学上正确的方法。更进一步,马克思从他对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的见解出发,在《总导言》中拟定了他未来的政治经济学巨着的结构的最初计划。"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成果之一: 2011 年 6 月出版的《马列主义经典着作选编( 党员干部读本) 》和《马列主义经典着作选编学习导读》中,特别指出《总导言》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如下: "《导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过程的客观规律,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我们今天的理论和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导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论的指导。
  《导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研究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的一般原理和相互关系; 这些方法和原理不但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即狭义的政治经济学有普遍意义,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包括对于中国经济的研究,都是适用的,因为这些原理和方法是"广义"的。首先,生产的首要性和生产的决定作用,是《导言》的一个基本思想。没有生产的发展作基础,分配、交换、消费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马克思在《导言》中阐述的生产对分配、交换、消费具有决定作用的思想,是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学习《导言》,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生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马克思在《导言》中阐明,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和分配是统一的。这就要求在重视生产、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分配的作用,不断调节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分配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但同时,现阶段我国在分配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分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关系,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最后,马克思在《导言》中阐明,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作用,为生产提供目的和动力。消费使生产的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也可以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这一思想为我国确立扩大内需的战策方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我国有 13 亿多人口,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和消费结构不断升62012 年第 2 期级的重要时期,具有市场潜力巨大的独特优势,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我们要更加深刻地认识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衡较快增长。总而言之,《总导言》强调产品社会运动中,四个环节之间是辩证的关系,决定者也是被决定者; 每个环节起两次作用,不断反复。
  四、结 论以王亚南教授 1958 年 10 月在厦门大学《经济研究集刊》中发表的一篇题为《关于"政治经济学在教学上的理论联系实际一文的自我批判"》的观点来作为这篇文章的结束语。他认为他过去所强调的理论联系实际是指"两个思想活动过程---即把理论回到它所反映的历史实际中去和使它应用到我们的实际中来"。这一来,就形成了他"在研究活动中抽象去了政治,或者没有密切结合工人阶级当面两个方法的问题,并还存在着两条道路的问题,这是我一向没有明确认识到,而是通过总路线的学习,才逐渐体会到的。"据此,我们的体会,理论联系实际,还有一个教学和研究者自身的"思想活动过程",这就是"第三条道路的问题"。本文就是笔者学习研究马恩原着时,与自己"思维活动过程"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
  从马克思恩格斯着作本身来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体系问题。结论是:
  ( 1)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应只限于《资本论》或其它经济学着作,应该从《共产党宣言》开始。( 2) 本文许多论述十分重视对马克思恩格斯为其着作写的"序言"及其书评,是要说明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不能忽视这些内容; 相反,要十分重视这些内容,因为许多深刻含义、写作意图和研究体系和研究方法是通过这些"序言"和"评论"等揭示出来的。( 3) 马克思完成的着作基本只是"狭义政治经济学",但不等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狭义政治经济学; 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体系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应该是"广义"的。正是从"广义"这个角度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主义运用。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 2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7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7.[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 9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30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3.[6]马列主义经典着作( 选编) [M].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