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直肠类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8例直肠类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54例直径< 2 cm经肛门局部切除术后经 6个月至7年随访无1例复发或转移,3例直径>2 cm者行根治性手术,2例发现直肠类癌时已有肝转移灶,1例随访2年半无复发或转移。1例直肠多发类癌行根治性手术随诊2年无复发或转移。结论 直肠类癌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于< 2 cm类癌可采用局部切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直肠类癌 诊断 手术
直肠类癌发生于直肠黏膜内APUD(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 on)细胞,尽管直肠类癌属于少见的肿瘤,但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本文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和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收治的58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类癌临床资料,就其临床表现、诊断、手术治疗及随访情况作一探讨。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直肠类癌患者58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其中男32例,女26例。年龄23~74岁,平均48.02岁。占同期收治结直肠癌的1.89%(58/3072)。
1.2.1 临床症状 见表1。表1 直肠类癌临床症状[n(%)]
便带血肛门部不适里急后重n 22(37.93)16(27.59)8(13.79) 13(22.41) 9(15.52) 7(12.07) 4(6.90)
2 cm者4例。
2 cm者表面可见溃疡。6例直肠类癌镜下未见肿块。
2 cm者,2例肿瘤确诊前已有肝内转移,其中1例无出血或梗阻症状,未行手术,1例因有梗阻症状行直肠癌根治术,2年内均死于肝内广泛转移。另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后随访2年、2年半无复发或转移。
类癌是一种生长缓慢,但有局部浸润生长,转移晚,偶能经淋巴和血运转移的嗜银细胞瘤。1914年Gossett揭示这种肿瘤的细胞核具有嗜银染色,并指出类癌来自肠黏膜上皮的Kulchizky细胞,位于后肠的直肠类癌多属非嗜银性,不产生生物活性胺类,无类癌综合症表现。直肠类癌发病率较低,国外报道为0.04%,占所有直肠肿瘤的0.14%[2~4],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0.02%,占所有直肠肿瘤的1.30%。发病高峰年龄在40~6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
2 cm,恶变率为 82%,转移率为74%,常有肌层浸润。 肌层浸润、多发类癌、临床上有便血、里急后重的表现是恶性的重要指标。肿瘤>2 cm又有肌层浸润时,转移率达90%。多发类癌转移率高达46%。肿瘤侵犯黏膜形成溃疡也是判断预后的指标。直肠类癌病人有较高发病率伴发结直肠、小肠、胃、食管肿瘤或继发肺、前列腺、尿道肿瘤[6,10]。经确诊为直肠类癌的病人应注意在这些部位做适当的检查,以免漏诊其他肿瘤。
2 cm,局部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加,大多需要经腹按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术,按照胃肠道肿瘤切除并廓清淋巴结,如前切除术,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盆腔清扫术或改良Bacon术等[6,11,12]。我们的体会是对于直径≤5 mm者,肠镜下行EMR治疗,是安全可靠的,本组5例切除标本均未见肌层浸润,随访无1例复发或转移。对于直径在0.5~2.0 cm之间者,距肛门10 cm以内的,我们推荐经肛门局部扩大切除术,切除肿瘤及其周围1 cm的正常组织。且要求术后立即送病理检查,以明确基底部、切缘有无肿瘤残留,肿瘤有无肌层浸润及其浸润深度。随着内镜下操作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肠镜下切除较大肿瘤成为可能,但类癌位于黏膜下,镜下摘除困难,尽管技术一再改进,仍常有肿瘤残留,导致复发、转移。国外有报道经内镜切除直径大于1.8 cm的无蒂结直肠息肉后所形成的人工溃疡可超过黏膜肌层,愈合较慢。而就直肠黏膜而言,切除4~6 cm仍可轻易无张力缝合,术后无直肠溃疡形成,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