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医药学论文:谈结扎法在肛肠科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0-19 20:19:52

 

摘要:结扎法是一种古老的方法,属于痔疾外治法之一,又名缠扎法。它是利用线的紧力,通过结扎,促使患部经络阻塞、气血不通,结扎上部的病变组织失去营养而致逐渐坏死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同时对较大脉络断裂而引起活动性出血,利用本法结扎血管,可以制止出血。本方法最早记载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书中就有"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扎以小绳,刻以刀"的记载。后世医家对该种治疗方法,都有详细的记载,并对治疗方法作了详细描述。譬如:元代危亦林之《世医得效方》云:"用川 煮白作线,快手紧结痔上,微痛不妨,其痔自然干萎而落,七日后安" 。又如《太平圣惠方》中记载"用蜘蛛丝,缠系痔鼠乳头,不觉自落。"《景岳全书》中有用蜘蛛丝缠扎赘瘤的记载。现代一般多用丝线结扎,适用于内外痔、直肠息肉、肛门皮肤疣等证。结扎疗法分丝线套扎、贯穿结扎、胶圈套扎三种。其各自的适应范围不同,如胶圈套扎适用于较小的内痔(Ⅰ、Ⅱ期内痔),丝线套扎法适用于较大的痔核.而贯穿结扎适用于特大痔核。
关键词:
结扎法

内痔胶圈套扎疗法始于20世纪50~60年代,1954年Blaisdell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结扎器,用丝线或肠线结扎内痔。1963年Barron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应用胶圈套扎,是世界上治疗内痔方法中应用最多的一种。Mcgivney在前者结扎器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改进。1984年Goligher赞成同时套扎3个内痔,并强调在应尽量靠近肛门直肠环的水平进行套扎,以避免术后不适。而我国的研究,是从中医传统结扎疗法发展而来。1964年黄乃健用胶圈套扎内痔。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内痔套扎器。1974年浙江陆琦研制成吸引式套扎器。1977年喻德洪等制成吸引式和牵拉式套扎器。此外还有血管钳胶圈套扎器。在痔的现代概念指导下,在套扎部位上有了显著的改变。传统套扎法是将高突内痔套扎,而现代的方法是在齿线上1.5 cm以上的内痔的上端套扎。目的在于保护肛垫和ATZ区上皮。谭忠海报道采用改进型内痔套扎器治疗老年人内痔,结果208例治愈204例,占98%,好转36例(1.5%),有效率为99.5%。80例治愈后追踪3年,复发6例,复发率7.5%。李永奇等用胶圈套扎套扎直肠前突处黏膜,并辅以后位深度扩肛,共治疗直肠前突96例,治愈83例,有效13例,0.5~2年内复发8例。Chaleoykitti研究了多点胶圈结扎和单点结扎对痔出血疗效的影响,61例行多点胶圈结扎术,48例行单点胶圈结扎术,l周内出血停止率多点结扎组为96.7%,单点结扎组79%(P=0.004),两组术后疼痛和里急后重感无显著性差异。认为一期多点结扎较单点结扎治疗内痔出血较好,且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Moore等对ll例AIDS痔患者进行胶圈结扎治疗,平均每个患者给予2个胶圈结扎,平均随访7个月,8例患者效果良好,2例改善,l例无效而手术治疗。他认为无症状的HIV(+)患者用胶圈结扎疗法治疗痔出血是安全有效的。Koning报告94例内痔行胶圈套扎治疗的经验,术后6~8周89%症状消失,无严重并发症,但20%患者有轻度的里急后重及疼痛感:32例行乙状肠镜检查:9例有腺瘤性息肉,1例有结肠憩室炎,术后18个月随访患者仍有肛门疼痛。Koning认为:内痔行胶圈套扎是安全而有效,多数患者经一次治疗可使症状消失,但是40%患者在数年后症状复发。Nivatvons介绍美国Minnesta大学附属医院用胶圈套扎疗法治疗内痔,疗效显著。其优点是保存肛垫,阻止下垂;由于套扎地点在齿线以上,所以不痛或疼痛较轻。Kumar等对98例门诊痔病患者进行了套扎治疗,71%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但是51%的患者有疼痛、15.3%发生血管神经性晕厥、1%出血、1例患者由于疼痛需住院治疗,作者认为尽管套扎疗法缓解症状非常有效,但是有疼痛和血管神经性晕厥等并发症。由于套扎疗法是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所以在治疗同时应注意防止厌氧菌的感染。如Murphy曾报道多起因破伤风或梭状芽孢杆菌属感染而死亡的病例,应引起警惕。另外,胶圈套扎还可用于急性痔脱垂的治疗。
丝线套扎法即单纯结扎法,此方法是将内痔核提起,在基部以7寸弯止血钳夹住,在钳下方以70号丝线结扎紧(边松钳边扎紧);对混合痔采用切开结扎,即同时提起内外痔核,基部以7寸弯止血钳夹住,沿钳下方将外痔部分肛管皮肤作V形切开,然后在钳下方以70号丝线扎紧。被夹的痔核可剪除,亦可不剪除。因痔核失去血供,将逐渐坏死,约1周左右后脱落,基底创面渐渐自行愈合。个别病例自行脱线时可能合并出血,应予及时缝扎止血。
与近代痔的结扎疗法类似的古代结扎法出现于AD982~992年,采用蜘蛛丝缓慢系紧脱落。外剥内扎术最早由Miles在1919年提出,1937年英国圣·马克医院的Milligan和Morgan对该手术方式进行了改良,目前一般称为MilliganMorgan手术或外剥内扎术,它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手术的要点是在痔下极皮肤与黏膜交界处做尖端向外的V字形切口,沿内括约肌表面向上剥离到痔核的根部,局部缝合结扎,切除痔块组织。而现代的方法是在MilliganMorgan法的基础上更注意开放与缝合、皮瓣转移、保留肛管皮桥。
该术式由丁泽民1982年首创,用于治疗晚期内痔与环状混合痔。该方法提出了合理保留皮桥、黏膜桥的部位和数量,一般宜保留3~4条,宽度分别在0.2和0.5 cm以上,分段部间的皮桥和黏膜桥尽可能在自然凹陷处,使痔核下端分离不在同一水平线,结扎痔根部亦不在同一水平线使结扎区呈齿形曲线。具体操作要点是:在完成上述设计后,用圆针线贯穿结扎痔根部位的直肠上血管,保留结扎线,于相应的外痔部分作放射状梭形切口,外痔部分潜行剥离,尽量减少对肛管上皮的损伤,将痔组织从基底部结扎。本法在处理内痔部分时仍保留了祖国医学的内痔结扎法,以线代刀,缓慢切割痔核,从而有效地保留了黏膜桥,大大地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同时也减轻了联合纵肌终末纤维的损伤,避免了肛门松弛和黏膜外翻的后遗症。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