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医药学论文

医药学论文:小水电发展的历史回顾(一)——(七)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0-18 17:39:22

 

一、发展沿革

  土地改革胜利完成以后,农村广泛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农业生产发展很快。国民经济三年恢复期末的1952年同解放时的1949年相比,农业生产增长了48.5%。广大农民群众蕴藏着极大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为了调动和发挥这种积极性,适应农业合作化农村用电的需要,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小水电的发展。1953年在水利部设置了小水电的专管机构。1955年,根据中央指示,全国水利会议提出积极试办小型水电站。接着中央在公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凡是能够发电的水利建设,应当尽可能同时进行中小型水电建设,结合国家大中型电力工程建设,逐步增加农村用电"。全国水利会议就试办小水电提出了以下要求:各地要积极领导,贯彻民办公助的原则,重点试办,稳步前进;在试办中要注意就地取材,成本核算,摸索经验,培养干部,为今后普遍发展创造条件;发电为照明和生产服务都很重要,应根据条件和群众需要,统盘考虑,有计划地进行;要选择自然条件适合,互助合作基础好,群众居住比较集中,有自筹资金能力的地方建站;100千瓦以下的由省审批,100千瓦以上的报部审批;电站一般不宜采取地方国营形式,应以农业社为核心,带动互助组、单干农民,实行群众性经营管理,其性质是集体所有制。

  根据以上精神,为能做到就地取材,就地制造,花钱少,收效快,节约钢材(这在当时十分必要),利于试点、推广,于是发掘并继承、发扬我国早在30年代就运用木质水泵提水,以及木质动轮、齿轮带动发电机发电的经验,同时学习苏联早期建设农村电气化的作法,积极推广木质水轮机,通过间接传动带动发电机发电。1956年在四川崇庆、福建永春、山西洪洞举办了三处小水电训练,学习有关政策和水工、水机、电气技术,水机以木质水轮机的选型、制作、运行、维修为主要内容,为全国培训了第一批建设小水电的力量。从此,我国小水电开始有组织、有计划、有领导地发展起来。从部到各有关省区,除举办培训班外,还通过编制定型设计、出版发行技术书籍、交流经验,等等,积极推动农村小水电的发展。

  为了推动农村小水电站由重点试办到面上发展,不少省区根据全国水利会议要求,结合本省区的情况,提出了兴办小水电的方针、政策。如四川省提出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加强领导,先小型,先生产,然后逐步扩大"的方针和"费省效宏"、"社办社管"、"社办公助"的原则。总结四川、山东、河南等省的经验,全国提出了"小型为主、社办为主、服务生产为主"的"三主"方针,并根据这些省和其它省区的经验又提出了"先动力后电力"的"两步走"原则,即条件具备时直接建成水电站,条件不具备,先建水动力站,等资金有了积累,器材可以解决时,再发展为水电站。

  在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引导下,由于小型水力、水电站规模不大,土建工程不复杂,设备、安装简单,操作、维修方便,投资少,工期短,收效快,适应性强,极受群众欢迎。不包括水动力站在内,到1957年底,全国建成农村小水电562处、2.02万千瓦。它们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河北、湖南等很多个省区,在贵州布依族、侗族、苗族,广西壮族,青海回族、藏族,新疆维吾尔族,内蒙蒙古族等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也都建起了几座到十几座农村小水电站。到1960年底,全国有1100个县建成小水电8975处、25.15万千瓦。

  二、建设情况和效果

  50年代建成的农村小水电站,容量都很小。据1959年统计,全国小水电平均容量为26.9千瓦,其中30千瓦以下的占65%,30~50千瓦的占20%,50千瓦以上的占15%。据各地调查,多数是利用灌溉渠道上的跌水修建的,有一部分修建在中、小河道上,利用壅水建筑物或水库取得水头来发电。电站利用的水头,大部分在6米以下,有一部分在20~30米之间,电站内的设备都较简单,水轮机大多是木制旋浆式,也有一部分是木制两击式和铁质法兰西斯式。电站送电距离大多在2.5公里以内,约有一半的电站采用了高压(6000伏)送电,其中采用"两线一地"制送电的有30%左右。

  当年小水电的造价都很低,一般电站每千瓦造价为800元左右,一公里高压线路造价在1000-2000元之间,只要经营管理得好,都有盈余。浙江省瑞安县仙岩水电站,水轮机出力50马力,发电机容量35千瓦,有15马力抽水机、碾米机、榨油机各一台,总投资3.5万元,抽水、加工、照明收入扣除折旧、工资、费用等成本,年纯收入1.15万元。纯收入加上折旧,3年内即收回投资。福建省永春县蓬壶水电站除供照明用电外,还直接用水轮机驱动加工机具,加工农产品24种,农民称它是"万能工厂",仅1957年加工收入一项即达19318元,扣除加工成本,盈利12000余元。贵州省惠水县姚家哨骨干小水电站1957年5月建成后,供给了县城和附近几个农业社的照明、加工用电,并建成5座电力抽水站,使5000多亩旱地变成了水田,促进了粮食连年增产。四川省遂宁县嘉禾桥水电站,1956年7月动工,10月建成发电,安装木质旋浆式水轮机1台150马力,带动立式发电机1台75千瓦,全部投资3万元,每千瓦投资仅400元。与解放前建成的石溪浩水电站(160千瓦)并网运行,供县城用电,每月发电35000千瓦时,年发电40万千瓦时,年利润3万元余元,不到一年即收回投资。嘉禾桥水电站是现在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的前身,运行了3年,当龙风水电站建成后,为减少上游分水消耗,做到经济合理用水,乃停产封存。四川省郫县唐元乡红锦水电站装机48千瓦,自1959年建成投产后,一直运行到80年代初期,发电、加工20余年,为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小贡献。浙江省金华县1958年开始办电,1960年毛泽东同志曾亲临他们修建的第一座小水电站进行视察;1958年刘少奇同志陪同缅典总理吴努参观了四川省郫县犀浦乡吴家碾12千瓦的采用异步发电机发电的小水电站;同年朱德同志视察了四川省郫县犀浦乡游家碾10千瓦小水电站,详细询问了打米和发电的情况后说:"这样的小水电好,可以多办些"。50年代的小水电的发展,不仅解决了附近城镇、乡村的照明用电问题,而且促进了农业社的农副业生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三、提供的经验

  自1955年提出积极试办农村小水电,经过3年多的实践,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促进它更好更快地发展,当年主管部曾明确地提出了以下符合当时实际,至今仍有意义的要求:

  (一)依靠群众、依靠农业社办电

  电站的修建和管理,都应依靠群众、依靠农业社。只有充分运用群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发挥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才能把电站修好、管好。同时依靠群众、依靠农业社办电,也是在农村进行一次生动的社会主义教育。

  (二)建站"两步走"

  我国中小河流的水能是最廉价的动力,充分利用水力,大力兴修农村水电站、水力站是群众的迫切要求。根据四川、福建、吉林等省的经验,他们在条件具备、器材可以供应的情况下,兴修了许多水电站;在机电设备供应有困难,条件尚不具备的地方,采取建站"两步走"的方法,先建水力站,以水轮机直接驱动加工机具加工生产,待资金有了积累,器材可以解决时,再添置发电设备,扩建为水电站。这个办法很好,非常结合当时的实际。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