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学论文:试论汉化佛教对中医药学术的影响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0-18 15:59:56
凡称得上伟大的文明,必有其外延的本能,同时在经受另一文明的渗透或猛烈冲击之后 ,仍能固守其特色,且经久不衰。中国传统医药即具有这两大特点,在其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中,佛教是最广泛、最持久、最深刻的。佛教传入中国最早或最主要的途径是"丝绸之路",由于喜马拉雅山的阻隔,印度佛教先是传到中亚西域各古国,"胡化"以后再东进中原 ,印僧和胡僧学汉语,汉僧学梵语(文),共同完成佛教的汉化,并形成以《大藏经》为标志的特有文化景观和体系,吸引了中外学者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侧面发掘、整理、研究这一伟大的文化遗产。
在医药方面,80年代以来,已出现一些论著涉及到佛教医药的历史, 但多停留在史学范畴内,停留在文献学的阶段(这也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剥去佛教医药的宗教外壳,它从来就是要解决生老病死实际苦难的,因此"古为今用"是本文的基点,谨以部分药学内容为例,探讨汉化佛教对中医药的影响,探讨佛教医药开发利用的可能性,这是因为佛教医药内容散在浩翰的《大藏经》中,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把医药各学科都兼顾到。而且也不可能同时探讨或比较藏传佛教中医药内容,尽管藏传佛教的前峰远达蒙古族(蒙藏医药体系相同,但也各有特点),并影响到了五台山,这些都有待进一步作专题性研究。
1 原始佛教中的医药内容
原始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其宗旨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佛教宇宙观 和思维方式的外在表现是"四数性":四谛(四大真理),"苦谛"之中就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其它则为精神上或感情上的痛苦。解除生、老、病、死之苦,单纯靠说教是不行的,因此医药知识一开始就是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佛的医术最高,故有药(医)王的别名。最早的《佛医经》(Sutra of Medicine)强调医王"四知":诊断、病因、制药和治疗,而且认为"疾病与生俱在"。《诸德福田经》得福七法之一为"常施医药,疗救众病"。由此 可以肯定"佛教医药学"(Buddhist Medicine)的客观存在,也是布教的需要。另一方面, 僧、尼四海为家,到处飘泊,亦需要医药保健知识。只是近代医药学现代化以后,传统医药在佛教中的地位和作用才逐渐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原始佛教的哲学思想和医药理论均带有明显的古希腊色彩,而与吠陀经相佐,吠陀医经的理论基础是气胆痰"三体液论"(Tridosa),近时学者认为印度的"dosa "不等于"humors",而近于中医的"三焦",是一种上、中、下的区分。为了与"地、水 、火、风"四大相吻合,佛教医药在气。胆、痰之后加一个合并气胆痰综合体液,变成"四体液",这又与古希腊医学的"血、痰、黄胆、黑胆""四体液"在内容上不同,可谓"不三不四"的演变。由于本民族和地域传统文化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继承了吠陀医药、婆罗门医药的内容,特别是在方药方面,传到中国后更是如比,凡天竺者,甚至中亚、西域医药知识,一旦被汉僧或中医吸收、掌握、发展,也笼统地称为佛医药。
著名的僧医有Jivaka(公元4世纪初,在华期间行医,活人无数。非通常译为与佛同时代的医耆婆,或译为耆域、只域、时博迦)、Craka、Vagbhata等,把《佛医经》翻译介绍到中国的高竺律炎,也是天竺人,其医学理论的核心是地、秋、风构成人体平衡,一旦这种平衡被打破,或者发生异常,便会生出4科404种病。《药师佛全书)和《治病秘要》分别介绍15种和12种疗,内容十分丰富。
印度原始佛教的自然科学成分比重较大,这表现在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上,花、草 、果、药皆有名(见《翻梵语》),而且如同其它民族用名一样,同物异名、同名异物的现象很普遍,如莲花少就包括了睡莲科Nelumbo nucife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