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选材
1、课文学习
我们所教的范文,这些文章结构比较清晰,语言流畅、优美,构思上也独具匠心,这样的文章对学生的习作有很大地指导作用。所以,要求学生熟读和记忆教材中的典型实例是十分有价值的。因此,平日里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真赏析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进一步理解如何恰当地使用人物肖像描写、情态描写、心理描写等。
2、媒体故事
阅读是收集素材的直接方法。叶圣陶说:"学生读得好,才能写得好。"现代社会的多种媒体渠道为我们的阅读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首先,书籍给我们一把打开了认识世界、了解历史窗口的钥匙。多读书,多好书,就一定会获得比写作素材更重要的情感深化。
其次,网络等现代媒体加快了我们获得知识信息的速度。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再可以百度出来,不懂的不知道的只要上网一搜就可以找到满意地答案。而通过这种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我们便可以找到随时随地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成为我们写作中的基本素材。
3、主观感受和合理想象
学生既是作文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所以,在作文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学生表现自我,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作文训练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促使他们的想象力得到发展。在作文中运用的合理想象,必须要培养抽象概念、思想或情感等抽象思维的具化。所以,在组织作文的时候,多问几个怎么样。比如在一次习作《……我想对你说》的训练中,学生倾诉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而是把视角转向了市长、联合国……他们用富有个性的双眼去观察,通过富有个性的耳朵倾听,用个性的大脑去思考,并感受个性的心灵,最终产生富有个性的习作。
二、构思
1、设置悬念
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里设置悬念,可以巧妙生动地设计情节,文章就显得妙趣盎然。而记叙文的悬念,通常需要作者来通过叙述卖卖关子,让读者去猜,或者根据记叙来想。比如《羚羊木雕》一文的开头,妈妈劈头就问:"那支羚羊哪儿去啦?"语气生硬,什么"羚羊",妈妈问这干什么?通过制造矛盾,创设悬念,一下抓住读者,把读者的阅读神经绷紧,带出了故事。
其实,我们在写作之前务必要精心谋划,依据事实,创设出人意料之外、又要在情理之中的情节,来加强作品艺术感染力。
2、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指本是为了赞扬的本体,却不直接写其高尚的品质,而是先用嘲讽的态度先否定本体,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之后,再做正面描写。比如杨朔的《荔枝蜜》一文,便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方法。文章首先描写作者儿时被蜜蜂蜇过而对极其烦感"不大喜欢";而后写喝过荔枝蜜后,了解蜜蜂的辛勤"不觉动了情",最后更高度赞美蜜蜂并梦见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小蜜蜂。这样,先抑后扬,蜜蜂的形象便非常鲜活。
3、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是指用小材料来体现大主题。这些小材料是日常常见的、身边的,甚至是琐碎的,很多人都熟视无睹或不屑一顾,但作者却以细小的事物,来阐明大的道理,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以一滴水映出太阳的光辉,于细微处体现伟大的精神。以小见大,是记叙文写作中一种常见的技法。如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文章记叙的的确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平凡的小事,却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正直无私,进步知识分子严于解剖自己的深刻主题。
三、内容
1、突出主题,紧绕中心
搜集的材料在作文中一定要"围绕中心,切合题意",正如陆机所说的"物能称意",选材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主题,所以,在写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能突出主题的,我们就选;不能突出主题的即使再生动也应放弃。
2、与时俱进,关注时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注当今社会的变化,不仅是为了写作,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回顾近些年的中高考满分作文来看,不少学生在选材上颇有时代眼光,有的关注雪灾时期的民生民态,有的关注人情人性的光辉,有的关注环境的恶化,可以说所选得记叙中蕴含着时代色彩。
3、独特解读,抢眼出众
记叙文的匠心独运,有时候并不在于事情发展有多么奇特,而是以尝试着改换一下文章的"外壳",换点花样力争"抢眼",将原本的记叙文尝试写成日记体、书信体、寓言、童话、小说、等一些比较新颖的形式。
4、情感真挚,打动人心
选材要以情动人,要真实、不矫情,只有这样才会流露出自然地情感。正如罗曼·罗兰所说:"只有点燃自己心头的火,才能照亮他人的心。"文章只有能感动了自己,才会感动别人,以自己的情动来打动别人。
5、观察生活,提炼素材
材料是写作之本,写作材料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写作源于生活,好的文章也是对生活的一种赞叹,离开对大千世界的细致观察,离开对生活细节的捕捉,那么作文内容就很难丰富起来,充实起来,文章也就空洞、乏味。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注意课文中叙事的凝练,并要求学生会在生活中提炼素材。
四、 结语
记叙文是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叙文写作教学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学生只要能把记叙文的基本功练好,对于其他的问题,肯定也能做到举一反三。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