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论文写作指导

论文写作指导:从封闭的民族文化心理走向现代性写作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0-07 23:39:03

 新疆文联书记刘宾在接受记者访问时曾说新疆文学有时过分迷恋我们的"地方文化资源优势",醉心于民族知识的表象性创作而在某种程度上忽视其人物命运的变迁、内心世界的运动、民族现象与时代感的互动等。这似乎是很多作家在写作初始会出现的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作家,表现"地方文化资源优势"是少数民族作家丰厚的写作资源。哈萨克女作家叶儿克西·胡尔曼别克(以下简称叶儿克西)认为表现民族资源优势本身并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很多作家过于醉心,过于迷恋,以致妨碍到文学精神层面的拓广与表达。真正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在表现民族性时,"不仅仅要表现民族习俗,而更重要的是表现民族文化。文化是人们最好的沟通形式。新疆民族文化不仅丰富多彩,而且深沉久远。我们平常看到的是她的山光水色,面孔和外形,而她更为博大、更为凝重、更为细腻、更为母性、更为包容之处、还在于她的内心世界。"② 
   叶儿克西的写作一直环绕着新疆,致力于表现哈萨克民族文化。研究作家作品之后,我们隐隐约约可以看见作家的写作之路是一条从封闭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走向大视野的创作之路。 
   对民族文化的迷恋 对城市文明的排斥 
   叶儿克西在其处女作《额尔齐斯河小调》中,写了一个哈萨克女性在草原上一生的生活。故事讲述了一个哈萨克女性勤勤恳恳地照顾家人的生活,儿子长大之后成了草原著名的阿肯和冬不拉琴手,后来儿子离开草原进城去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在城里拥有了全新的生活,并把父母接到城里居住,但"老两口适应不了在他们看来没有丝毫自由的城市生活。尤其是她,离不开白色的乳汁,离不开奔腾的额尔齐斯河。她需要的是古老、自信、舒展、豪放的放牧生活"。③城市文明和乡土生活在这里产生碰撞,城市生活让自由放牧的哈萨克牧民无所适从,叶儿克西意识到了现代文明对于本民族生活习惯及文化心理的冲击,只是此时的叶儿克西在叙述时站到了城市文明的对立面,她认为城市"没有草原,没有乳汁,没有古老的传说,听不到委婉的小调,那里尽是你看不见的奇奇怪怪的东西,那里的孩子还会打架,不尊重老人。城市,你只能看一眼"。④滋滋流淌的额尔齐斯河是哈萨克妇人生活的源泉,她们惧怕并且排斥着城市,因为那里只有高大的建筑,没有河流。在叶儿克西最初的叙事中,有时会呈现出传统和现代断裂时本民族人的困惑,但更多呈现出的依然是哈萨克族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草原生存状态以及哈萨克风俗习惯和原始的文化心理。 
   纵观叶儿克西的小说或者散文,我们会发现在其早期的创作中总是在描述草原人们悠然、平静、知足、随意的生活状态。笔下人物大多都是靠天生存的牧人,生生息息与大自然的节律一道构成生命的全部内容。伴随他们的所有情感比如痛苦与欢乐,幸福与失落,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仿佛他们的生命已经化入脚下的草里,或者草下的泥土里,"只要有了阳光、雨露就会生长;只要有了黑暗与干旱,就会枯死。这种感悟,是生活在都市里被利欲或功利所桎梏,被现代的信息像蜘蛛网一样俘获的我们所无法体验的。"⑤ 
   叶尔克西是个善于运用现代性写作技巧的作家,她的文字中充满了大量的象征性事物,比如永生羊、北塔山上的一只鸡、黄狗、黑马、芨芨草、女人婚嫁的纱巾等,用意各有不同,叶儿克西选择老毡房来作为美好而古老的哈萨克传统文化的象征物。 
   在其第一部作品集《永生羊》中,作者专门构造了《老毡房》一文。正如《断魂枪》对于老舍的意义,《老毡房》对于叶儿克西意味着对其传统文化的认同甚至迷恋。叶儿克西在文中反复诉说着毡房对于哈萨克人的重大意义,并且因为自己从未真正居住真正拥有过一个毡房而深以为憾。似乎人到中年时都会开始一场对家乡或者本民族文化若隐若现的寻根之旅。《老毡房》中讲到自己幼小时有时会羞于和自己家的那顶小毡房为伍,因为它就在学校边上,显得与小操场格格不入,后来,在一场火灾中,小毡房被毁掉了,但长大后的"我"开始明白毡房对于自己的意义--"我想,我这种人也许真的永远不可能懂得住在毡房里的那份快乐,……时尚固然能给人们带来一种新的文化,但人的情感好像更习惯于一种更加深厚的文化积淀,这种积淀就像朋友、亲人,像母亲那样的牢靠。这也可能是为什么我在处处是防护栏的城市里感觉身心疲惫之时,一心冲回故宅去的真正原因吧。"作者借助"毡房"这一象征物来表达自己对有些传统文化传统习惯难以保存的眷念以及对城市文明的排斥。 
   承认不足 反思传统文化 
   "理性反思精神伴随着现代性的进展,已成为所有人文学科一个重要主题。在文学领域内,这种理性反思的精神,包括对于自身的过去的历史、未来的发展,以及文学内在性的探寻。"⑥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民族文化也在逐渐失去封闭的空间。这时候就需要对本民族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和理性反思意识。不承认自己的不足以致无法从异质文化的交流中吸取并创造智慧的民族,是不可能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的。民族文化如何做到在失去封闭空间的同时能更强有力地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也许根本之处就在于要清醒地树立文化反思意识,"一方面弘扬本民族优良的传统文化,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和活力,另一方面以宽阔的胸怀,克服畏惧、怀旧心理,正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些愚昧、落后、消极的成份和因素。"⑦ 强有力的文学是对人自身缺陷不留情面的揭示。就像启蒙家鲁迅先生说的那样,文学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打破瞒和骗的文化心理,社会才可能进步。叶儿克西看到了这一点,渐渐在写作中开始反映对民族性格的深刻认识,作品涉及到以前未曾涉及的问题。比如在小说《哑女人》中提到一种哈萨克族风俗--还子,哑女人的女儿古勒丹是哑女人的第一个孩子,按照风俗要给公婆抚养,古勒丹称亲生父母为哥哥嫂子,称祖父母为父亲母亲。通常,祖父母会极力疏远"还子"风俗中的孩子和亲生父母的关系,孩子甚至并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就像哑女人和古勒丹之间,古勒丹"跟她凉,不热情,当她是一个借小刀、别针的邻家女人。有的时候,见了她,索性远远跑开",哑女人的丈夫死时,哑女人看见古勒丹躲在柴垛旁,哑女人走过去捧着女儿的脸问:"可怜的孩子,你爸爸死了,你怎么不哭呢?"但"小姑娘没有抬头,冷冷地看着地",从这些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出叶儿克西对哈萨克"还子"这种习俗给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造成的沉重伤害持一种略带复杂的批判态度。任何一种文化经历过悠久的岁月都会积淀下消极的负面的东西,会成为一个民族前进路上的滞重。优秀的作家应该懂得"承认本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的愚昧、落后、消极的方面,发现本民族文化传统中的缺憾……从封闭的文化地域和封闭的文化心理中走出来"。⑧ 
   对于叶儿克西而言,三篇系列散文《一双夹脚的鞋》就是正视本民族文化传统最好的证明,叶儿克西曾说"传统中一些无奈甚至糟糕的东西,我将之比成夹脚的鞋"。在《一双夹脚的鞋之一》中,叶儿克西描绘了一个穿着女婿送的漂亮但是夹脚的靴子走了三十里山路的可怜老人,这个可怜的人因为靴子夹脚,又碍于女婿难却的盛情,遇见"我们"时双脚已变得血迹斑斑,当老人穿上合脚的布鞋时感慨地说"让一个人穿着一双挤脚的鞋,天下再大,于这个人又有什么相干呢",很明显,这不是一个纯粹关于鞋子的故事,作者借夹脚的鞋子说明民族传统文化中必须去除"夹脚"的成分,才有可能走向广阔之路。一个优秀的作家必然要以宽阔的胸怀,克服畏惧、怀旧心理,正视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愚昧、落后、消极的成份和因素。当传统与现代相碰撞,当民族之间的壁垒被打破,当不同民族的文化成为一种共享的文化资源时,当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时,对异质文化资源的吸收和借鉴就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心理认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与《一双夹脚的鞋》恰恰相反的心理模式就是全盘接受异质文化。比如作品《北塔山上一只鸡》,一只失去双眼的鸡,对主人投来的事物来者不拒,甚至泥土,甚至玻璃渣。结果变得奇丑无比,毫无美丽可言,甚至同类都在排斥着这只盲目的鸡。正如那个穿着夹脚的鞋的可怜老人一样,这也是一只失去了判断力的可怜的鸡。叶儿克西明确地意识到,如果全盘接纳他文化,一定会被他文化淹没,而固步自封,又会像穿着夹脚的鞋一样使得双脚疼痛难忍。反思绝不意味着消解而在于理性的重建,叶儿克西对于传统文化的反思其意义在于在清醒中重建一个美好的童年幻境的存放之处。

责编:杨盛昌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