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社会学论文】文化社会学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考量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20 18:15:20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荣辱观等方面具体地体现了社会转型期间价值观念变化的基本特点,并且为其提供了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行动策略层面的支持,由此具备了对多元价值观念予以引领的资格和基础。深入研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社会成员价值信仰和行动指南的认识论机制和利益协调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必要环节。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文本理论转变为国民的内在价值信仰和行动指南时,其社会动员和社会整合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社会学;社会内化;社会功能
   一、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长期缺位与社会道德失序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正在进行大范围的调整。在社会结构重组的同时,文化价值观念也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而由价值观念多元化所引发的非利益冲突也不断呈现,这将严重影响社会成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并关涉到"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具体而言,当下中国文化呈现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多元并存状态。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目前三种不同文化无法统一于一个价值框架中,从而"导致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呈现'碎片化'的基本态势"。
  道德规范体系的"碎片化"虽然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存在着密切联系,但是后者只是前者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换言之,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规范体系的"碎片化"。当多元文化"通过内在整合形成一种整体性的文化价值框架"时,道德规范体系的"碎片化"即可避免。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实现多元文化的整合和道德规范的有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给我们提供了启发,即构建以"和谐文化"为标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经济领域中,亚当·斯密曾经证明了"完全竞争、一般均衡的市场经济会显出资源配置的效率",最终会达成"个人理性和社会理性的和谐一致"目标。"市场之外的社会生活需要社会理性,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就是社会理性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中国社会,为了使社会系统得以高效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更好维持、社会理性得以达成,必须建立起社会核心价值作为精神依托,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保障社会理性价值诉求得以实现的文化支撑。从国内形势来讲,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社会逐步凸显了价值观念中的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上扬本来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如何划定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界限,以防个人意识的无限扩张和个人利益的无限膨胀,最终践踏社会理性的价值诉求并导致社会公德的沦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摄多元文化,消融思想观念和价值多元化所导致的道德规范的差异性,最终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道德上的不断提升,形成全体社会成员团结一致的精神纽带。在此过程中,必须"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元,又要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解读:文化社会学视角的考量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撑,对于规范社会行为、整合社会秩序、挖掘社会潜力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一般而言,亚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社会活力的提升,但是亚文化的多样性也可能模糊和淹没了主文化,甚至诱发不利于社会健康发展的反文化的恶性膨胀。基于此,中国有必要强调社会发展的主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具体而言,处于全球现代性与本土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目前中国社会已成为不同社会思潮和话语体系交相竞争的特殊场域。而各种话语背后支撑的是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因此话语权争夺的实质就是各种文化价值观念的相互冲突。为了避免出现文化"价值失范"和社会行动的彻底无序,增强社会成员的文化安全感和社会归属感,中国社会急需一套整合了的文化价值体系作为社会行动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自然地应运而生。
  通常,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与此相对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社会主流文化,"其构建往往必须涵括文化价值的两端---上至终极实在的探究,下至生活实践的反思"。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也可以从"价值观念、制度安排、行动策略"三个维度进行解读。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提供了观念层面的价值共享。社会主义价值观稳固,是一切政府行为的合法性源泉。当前中国社会利益格局的深度调整而引发的多元化思潮,使得人们对于理想信念的需求日益显现,给信仰的树立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应紧跟时代步伐,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统摄多元的社会思想意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大限度地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次,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供了关于制度层面的秩序导向。具体而言,爱国主义是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应是个人执行的稳定的社会行动模式;而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的一种行动要求,也是个人和集体行动的普遍原则。这样,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预涵了个人和集体行动的普遍原则,因而对社会制度和秩序的设计发挥着导向的作用"。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提供了关于日常实践层面的解释策略。它是用来指导日常行为的一种具体规范,涉及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沟通、理解、合作等行为所应遵循的伦理原则。这些行动指南使得人们的行动具有较为清晰的因果关系,是日常生活的可预测性、可信赖性和安全保障的重要来源。总之,在社会转型与改革的时代,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才不会在极端的"拜物教"中迷失,才不会在纷繁的利益中丧失根本。
  "任何国家、社会的存在与发展,都内在地要求社会成员具有与其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价值观念、道德品质、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都离不开某一主导价值观念的强力支撑"。但社会往往是由不同的亚群体组成的,其亚文化既有共同性,也有其差异性。这样,就需要一种居于核心地位、起统领作用的主文化充当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应该说,构建主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系统得以有效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如果社会存在主文化的缺位,缺乏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就会失去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社会的一种主流文化,它是对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结构的一种根本性规定。作为一种既成的行动原则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经历了历史和实践的"过滤",最终"沉淀"为一种关涉民族国家生存发展的文化底蕴。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社会的主文化,理应对大多数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的主导文化,理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机制中国目前正处于全球现代化和本土社会转型双重浪潮的冲击之下,人们必然面对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的洗礼,体验不同价值观念的碰撞。面对价值观念的冲突与矛盾,一些人必然会出现价值信仰缺失的状态。因此,信仰重建是社会转型期我们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使命。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我们重建信仰提供了一个有利契机。具体而言,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以为我们建立健康的信仰提供价值援引,另一方面信仰重建可以帮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政府文件转化为人们日常行动的指南。"法制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只有被人们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仰,才能从抽象的一纸空文转变为具体的行动指南。换言之,"一个价值观念必须具备两种品格,即体现人文精神的时代特征和赢得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同,才能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因此必须研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社会成员价值信仰和行动指南的认识论机制、利益协调机制,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转识成质":内化的认识论路径社会成员要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要将这一意识形态体系内化,即"转识成质",之后才能"转质成行"。具体而言,"转识成质"就是经过若干途径和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论知识到社会成员个人内在修养的质变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目标无限接近的过程。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转识成质"过程,侧重于认识上质的飞跃性,侧重于把社会外在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内化为社会成员自觉的素质追求和行为习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抽象的理论转变为社会成员内在的行动指南,是一种质的飞跃,完成这一飞跃需要社会长期的努力。通常,外在的强制性规范提升为个人内在素质的质变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为内在素养常常表现为一个丁全忠,吕新发,刘崇俊:文化社会学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考量24人的学识、风度、气质、才干等,它的培育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熏陶。
  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只有通过政府社会的长期宣传灌输,通过社会成员的长期学习领悟,才能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首先需要"学",学仍旧要通过教育,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素质为重。
  (二)"利益协调":内化的调节机制在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崭新社会局面下,人们的利益意识不断上扬。在人们利益诉求增强的情势下,应如何解决意识形态的个人内化问题?一味地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只能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
  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利益协调机制的有机结合"。换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更主要的是依靠社会主义的直接实践和社会现实,社会成员只有在践行的过程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幸福,才有助于在内心深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由衷地转化为自己的自觉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规范,落实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之中。鉴于此,中国社会必须"依托于社会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加大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以利益分配为杠杆,在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将利益分配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实现各种利益关系和谐共生"。这些措施有利于社会成员认识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接纳、认同、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人类一切社会实践一样,都重视利益。但不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以及价值活动是把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其逻辑起点的,并在实践中真正地实现社会主体的利益需要。因此,利益协调也不能规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和谐社会的建构,既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更依赖于社会成员对主导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价值认同。甚至从某种角度而言,社会成员内在的价值认同是社会和谐发展最有力的支撑。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终落实必然是行动,而信仰正意味着社会价值观念内化为一种精神上的拳拳服膺和行动上的孜孜以求,这种内化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可信发展到确信。确信乃是一种知识上的可信发展到必须在行动上不可遏制地表现出来的主体精神状态,它也是信仰形成的关键和标志。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功能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全球现代性和本土社会转型双重力量交织的结构脉络之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套整合了的文化价值观念作为底蕴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融合了世界眼光与本土草根精神的社会主导价值观念,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担当起社会和谐发展的主文化.尤其是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民族信仰"之后,它更是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功能。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的黏合剂和凝聚力量,发挥着社会整合的功能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大规模的社会分化。这种分化表现在经济层面,就是"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意识被唤醒和强化,利益格局得到重新调整,呈现出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需求多样化、利益冲突复杂化的特点";表现在价值观念层面,就是"社会价值观的裂变,同质价值观出现分层、异质价值观明显活跃,边缘化价值观逐渐蔓延的特点"。主体意识和利益意识的分化有积极的意义,但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和冲突凸显的重要原因所在。社会转型是社会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出现社会矛盾原本也属正常现象。但是如果社会面对社会矛盾而不能及时进行有效的整合,而任其发展成大规模的社会冲突,那么最终必然导致严重社会危机的出现。目前中国的社会分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同时社会整合却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因而社会整合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机制。有效的社会整合,首先是在价值观念方面取得认识的统一性。如果社会存在能够统摄社会成员信念的共同意识,那么人们的行为方向就能保持一致、社会活动的有序性也成为可能。换言之,社会整合的关键在于该社会是否拥有为社会成员广泛认同的核心价值体系。而中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能发挥社会整合的功能。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三个层面保证了社会秩序。第一,政治合法化功能。政治价值观是价值体系当中的核心部分,国家价值体系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价值观的稳定。这是因为政治价值观关涉到政治统治的合法性问题,它是国家政治统治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政治价值观的核心内涵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这个层次的价值观稳固,是中国政治管理的合法性基础。
  第二,经济合理化功能。价值体系是对社会关系的抽象解读,对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也能有所助益。具体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有规范行为的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具备服务于人民的理念,要求个体在获取个人利益时,不能伤害"社会"中他人的利益,相反要力争做到既要利己也要利他。第三,文化包容性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包容能力,也影响其社会整合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张将各种亚文化价值观统一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之下,实现社会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和谐共生,最大限度地体现了文化包容性。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的催化剂和动力机制,发挥着社会动员的功能能够标志一个时代的,不仅是物质上建筑,还在于保定学院学报神上的建筑。从古罗马的荣光到"文艺复兴",从春秋战国到"五四"以降,古今中外,概莫例外。而精神上的建筑,尤其是那些社会主导价值体系,都发挥着成功的社会动员功能---全体社会成员达到精神的共鸣直至共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社会的主导文化,在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增强社会的共识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动员功能。目前,我们正处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重组社会结构的关键之时,国民经济的发展与改革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国民性格与精神的建设,社会各界需要一场深刻而明了、广泛并深远的动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取向往往是差别很大,甚至人们的规则意识都比较淡漠,这就容易使社会成员之间难以建立一种相互的信任,难以形成一种持续而有效的社会合作。而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动员,可以使社会成员在某些重要的问题上取得共识,使整个社会的潜能得到充分的释放,从而形成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量。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成员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日益凸显,以人为本位的社会发展观越来越被广泛的认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动员同民生问题便成为密不可分之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同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结合在一起,动员力量方可发动和形成。基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动员力量,引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而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具体而言,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真正成为时代的中心任务,它与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此,现代化建设对于社会动员来说,具有定向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有不脱离于现代化建设这个时代的中心任务,服从于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方能起到应有的动员作用。
  参考文献:
  [1]董德福,杨 博. 从主文化视角看 20 世纪我国社会道德规范体系的演变与重建[J].道德与文明,2004(6):76-79.
  [2]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M].纽约:麦格鲁-布尔公司,1992:292.
  [3]陈新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哲学的角度看[J].哲学研究,2007(11):17-23.
  [4]郑杭生.关于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的几点思考:从社会学视角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学术研究,2006(12):5-10.
  [5]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J].社会科学战线,2008(10):194-201.
  [6]孙秀艳.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动员[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3-17.
  [7]伯尔曼. 法律与宗教[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28.
  [8]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哲学年鉴·2008[J]. 北京: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
  [9]李梅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探析[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3):30-34.
  [10]卢凤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整合功能[J]. 求实,2008(4):4-7.
  [11]周家荣.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生成的动因[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0-15.
  [12]朱 力.我国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J].学海,2005(1):42-47.
  [13]张 卫,王振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学向度:兼论当前主要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J].江海学刊,2007(6):107-112.
  [14]吴忠民.重新发现社会动员[J].理论前沿,2003(21):26-27.

责编:古斯琪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