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一样的形式及内涵。文章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的历史,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之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实践,强调与时俱进和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中国化实践 意义
一.引言
当前学术界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就是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连写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条件,多方面相互结合在一起,推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实际上,这种定义的内涵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一定义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过程性表现出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实践,跟经济、政治、文化一起进入社会环境,在新的环境中被接受、被认同,甚至在适应环境之后被发痒光大,这个过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经过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发展十分缓慢,在一个历史性的发展中,很多历史实践是不同的,这些不同不断的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形式和内涵的影响。所以对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分析,不能简单的认为"是什么",而是要结合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活动进行分析,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是"怎么样"和"为什么"。
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实践的历史体现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经历了几个十分有特点的历史阶段: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对这几个阶段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实践进行研究,首先是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之后的各个重要时期,不同的时期都有不同的意义;其次是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是从这次革命开始的,在之后的践行中,不同的时期和形式都拥有不同的内涵和表现。
1.新中国成立前。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革命以及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但是马克思最著名的理论就是对人力历史中不同阶段的阶级斗争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根据唯物史观进行推测,认为共产主义一定会取代资本主义。"十月革命"枪声的打响,让中国了解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让正在为了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而奋斗的先驱仁人看到了希望,因此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就成为革命事业和未来发展的指南针。所以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更多的是理想的中国化,而不是结合了中国国情的中国化。也可以说当时的中国化更多的是综合了政治学、哲学以及社会学的中国化。
2.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道我国的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同时通过"计划经济"为手段建立起了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系统。
从历史的发展中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程。虽然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开始,但是仅仅是十分简单的套用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些经济原理,脱离了中国的实际国情,没有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独特性来进行理解和应用,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直接套用,最终导致了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走了很多的弯路,例如人民公社、大跃进、大炼钢铁、赶英超美等一系列不合时宜的经济发展的冲动行为。
3.改革开放以后。在这个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发展不断的深入,进入了成熟发展的阶段。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等事件,社会主义发展正面临着很大的挫折,但是这个时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却发展迅速,可以说这是我国探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胜利。在这一探索中,我国不仅深刻的认识到解放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本质,同时确立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还规定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探索经济体制改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这个时期我国都坚持了唯物史观,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发展和充实。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十分有力的推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深刻探索和实践
通过对各个时期的研究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实践是否可以成功,是取决于是否能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进行了充分的结合,只有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化才可以促进社会、经济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从而不断的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对生产力始终具有推动发展的作用。在确立了经济建设的中心之后,我们不仅践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原理,更多的是不断的对这一理论进行创新和丰富,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全面生动的中国化发展。
1.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特点。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品格。所有原理的应用都应该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来推进。据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对计划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开始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展开新的探索。在改革之初,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解决了众多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实践问题。
第一,丰富了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事实证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还会有很漫长的过程。根据这个论断,结合中国的国情,鲜明的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推进我国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重新梳理了我国社会的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
第二,确立以经济建设为核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及时纠正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将社会主义大发展重点和党的工作重点都确立为经济建设,创造性的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
第三,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将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进行了绑定,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十分排斥将市场经济引入到社会主义体制中来。事实上这是不正确的,邓小平突破了这些固有思维,明确指出计划经济的比重并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区别,计划经济不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中也有计划的成分,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而不是区别。这些观点,启发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新认识,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充足的理论基础。
2.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生产关心是由生产力来决定的,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因此在我国的发展中,将经济建设确立为社会发展中心和基本路线,实现这一路线的方式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
第一,改革开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发展。经过不同阶段的发展,我们逐渐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就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式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当今的世界,不论哪一个国家都不能独立的发展,必须积极的改变自身落后的体制,主动的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的促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我国经过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确立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经济制度;完善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仅如此,我国最终实现了计划指令性到宏观调控的转变,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改革的大旗下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开放中,我国大胆的将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大化的吸收人类的各种文明成果,甚至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很多资源和理念都积极的适应和引入,不断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相关的法律。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成功,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讲我国的社会主义推入新的阶段。计划于市场在发展中互相渗透,这种渗透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展开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深入,从而成为发展的大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改革开放互相推进,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展开了新的局面,发展迅速。实际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理论并不是推翻了马克思主义,而是按照唯物史观的要求,不断的深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创造性的应用。
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在实践中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实践,增强了我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信心,从理论和制度上不断的完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让我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改变,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资本主义没有的优越性。现阶段,我们还不断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等的不断完善,改革的方向多元化、深刻化,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建设,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成功贯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实践,成功的创新了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相融合的错误观点,明确了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的结合点。通过不断完善的理论支持和制度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进行了有效的结合,创新性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即坚持了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不改变,有遵守了市场的规律,建立的很多现代化的制度,让市场来调节资源配置,推进股份制发展,通过各种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充分的发挥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活力,促进宏观调控作用的发挥。
五.结束语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实践意义远不止于此,我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永远不会停止,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就不会停止,这一特点是历史唯物主义应用的必然结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仍然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它的中国化实践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将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宇. 改革开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当代化与中国化[J]. 教学与研究. 2008(08)
[2] 张宇.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集中表现[J]. 学术月刊. 2008(03)
[3] 马艳.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轨迹[J]. 学术月刊. 2008(03)
[4] 崔朝栋,仉建涛. 中国经济学的构建与发展问题研究[J]. 许昌学院学报. 2008(03)
[5] 蒋南平. 为什么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问题[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责编:古斯琪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