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光环褪去求职难 不做海待创业卖盒饭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12-27 00:07:06
在沈阳北市场见到毕鑫时,他递过来的名片上写着:尚善缘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
想要聊的故事里有几个关键词:年轻人、创业、海归。这几点毕鑫身上都齐了:“我特别想跟你讲一讲我当年打算卖盒饭的事……”
2001年,毕鑫从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 “学的是中医药,可当时的大环境感觉学中医没什么出路,所以就出去留学[微博]了,想换个专业从头学起。
”丹麦4年的留学,学的专业与中医不挨边。可毕鑫却在异国他乡有了更浓的中医情结,“毕竟学了4年,而且见了世面之后,感觉我们对中华传统医学的研究和挖掘还很不够。”英国的全民医保在世界上是做得最好的,于是毕鑫选择再赴英国读公共健康和健康促进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
2011年1月,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海归,毕鑫回国了。 “公共健康管理在我国还是少有人关注的领域,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对社会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毕鑫将这作为回国创业的目标。
现实很骨感,连父母都理解不了他所学的专业价值何在,“他们觉得我这专业根本找不到工作,学了这么多年基本上是在浪费时间。找工作,只有两条出路,一是捡起本科专业,进医院,二是考公务员。 ”显然这不是毕鑫所追求的,“我当时就想,我是海归,政府应该有支持我创业的政策吧。我去了好几个看起来有关的部门打听,比如沈阳市人才市场,以为应该有个海归人才库登记一下我的信息吧,可是没有。政府年年都组织海外学子创业周,还有海外学子创业园,我也参加过一个类似的论坛,可去了之后,心就更凉了。不论是政府部门,还是风险投资机构,人家想找的都是那些比较成形、马上就能见到效益的项目。最受欢迎的是那些不仅有项目还带着大笔资金来的人。像我这样只有一个创业设想,创业的方向还是一个没有多少人知道的全新领域,自然就没人感兴趣了。我甚至有点以卵击石的感觉。 ”
于是就有了卖盒饭的创业故事。“我毕竟还有一点优势,那就是外语,所以临时在一家外语培训学校打工,挣了一两万块钱。这点投资,办一家公司肯定不够。我就发狠了,人家北大的毕业生都能卖猪肉,我也可以从最底层做起啊。用两万元租个厨房,我卖盒饭,专门卖给那些观念比较新的写字楼白领,用环保饭盒,饭盒上印上各种健康知识,算是免费市场培育吧,慢慢地,大家接受了健康管理的概念,资本也积累够了,再创业也不迟。 ”
这个有些“悲壮”的盒饭创业最终胎死腹中,因为有明白人告诉他:这种起点开始的原始积累,绕的路太远了,至少得等30年,等一切都成熟了,全新的观念可能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你这海归也就彻底变“海待”了。
盒饭的路没走通,但毕鑫对创业的痴狂却没减少,在外语学校打工,在体检机构打工,他不断地找机会讲自己的理想,推销健康管理的理念。大部分人不理解、听不懂,但能听得懂的人还是有了。去年,毕鑫终于找到了愿意跟他一起合作的几个年轻人,今年初,他们一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
创业还刚刚开始,前景并不明朗,甚至可能很艰难。总结自己的创业故事,毕鑫说:“你可能觉得我的做法有些冲动、鲁莽,但我自己知道,我现在的所有决定、别人看来那些年我浪费的时间,都是对我的一种磨炼。忘了是谁说的,创业者都是偏执狂,创业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