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时政热点】
哈佛大学现中国国学热
【热点解读】
近年来,"国学"在国内持续勃兴,逐渐成为一个从民间到官方都颇为关注的题目。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哈佛大学也出现类似热潮:通选课"中国古代伦理与政治理论"连续几年成为热门。"中国古代伦理与政治理论"由东亚语言与文明系迈克尔·普鸣教授主讲,首先概括介绍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然后以每周一位思想家的进度讲授孔子、墨子、孟子、老子、管子、庄子、荀子、商鞅、韩非子的学说,后以对秦国统一六国的讨论作结。然而,中国古典经史子集所使用的语言颇为艰深,连中国学生也需要古汉语知识的积淀才能读透,这样的课程又为何能在异国学子间获得如此大的关注度?
【热点解读】
通识教育与中国哲学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讲起。在20世纪初担任哈佛大学校长的劳伦斯·洛威尔曾说,"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应该既能博雅,又有所专攻。"如果说本科生的专业课是其所专攻的话,那么通识教育则属于博雅的范畴。所谓"专攻",即要求学生对知识的追求采取一种非功利性、纯粹而独立的态度;而通识教育则更注重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健全的伦理观,将独立纯粹的知识与复杂丰富的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哈佛的通识教育正是依照这种精神来设计的。
"中国古代伦理与政治理论"便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传统的自然延伸与发展。这门课采用英文教学,阅读的中国典籍也是英文翻译,学生们并不需具备任何专业背景知识。它并不以培养中国哲学老师为目的,也不要求学生成为伦理学家、政治家。哈佛的通识教育课程选择多样,这门有关中国哲学的课程便是其中之一。但中国古典哲学智慧独有的特点,使得它尤其符合通识教育的理想--课程关注的是普遍的伦理道德、政治制度和个人修养问题,是超越具体学科专业的、每一个人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修养。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也正印证了这个理想--真正的君子并非实现某种功利目的的工具,而始终保持着人所天生具有的、未被定义的潜能。事实上,孔子的这句话也颇受学生们推崇,屡屡在论文中被引用。
另一方面,哈佛大学本身就拥有悠久的中国哲学研究传统。哈佛大学的汉学图书馆,在20世纪初期与燕京大学图书馆同步收藏中国出版物,其收藏之丰富与全面,举世闻名。中国老一辈人文学者中,包括陈寅恪、胡适、林语堂、汤用彤、吴宓、赵元任、梅光迪等,都曾在这里求学或讲学,从而为哈佛大学在中国文学与哲学研究领域,潜移默化地奠定了底蕴。
有趣的是,陈寅恪、汤用彤、吴宓、梅光迪、林语堂这几位鼎鼎大名的现代中国学者,皆受业于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大师白璧德,而非入读专门的哲学系。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当时在哈佛的中国学者,皆有志于沟通中西文化。而陈寅恪、赵元任又在著名的"清华四大导师"中占据两个席位,赵元任的长女赵如兰女士,也曾在哈佛大学讲授中国音乐。林语堂更是在英语世界推广中华文化当仁不让的杰出学者。当代学者杜维明也曾长期在哈佛大学讲授儒家哲学,除培养专业研究生之外,也在广大非专业学生中推广中国哲学,传播中国古典智慧,还组建了一个被称为"波士顿儒家"的学术团体。哈佛大学的人文传统与现代中国文化版图长远而紧密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责编:文晖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