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全国教师 > 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种树“种到”联合国》教案模板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17-03-06 20:26:39

教学目标:一、掌握自读提示里的词语。
二、领会本文中“小人物”表现出的“大主题”
三、学习本文语言通俗、活泼、散发出泥土气息的特点。
重点难点:目标二。
教学过程:(引入: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另一篇通讯:种树“种到”联合国。书写标题及体裁。请同学们
翻到第五课,昨天老师已经布置了课前预习,我们来复习一遍。)
一、检查预习,完成目标一:(点名抽查)(出示小黑板或投影)
(一)注音
惊诧()迁徙()叠()映湍()急滋()养
枸()杞()部署()坚持不懈()
(二)巩固注音--选择注音全正确的一项并订正错误
A、寂(qi)静旷(kuang)野叮嘱(zhu)(ji)
B、枸杞(gouqi)辗(zhan)房签署(shu)(nian)
C、惊诧(cha)滋(zi)长湍(tuan)急(R)
D、迁徙(xi)机械(jie)目睹(du)(xie)
(三)二分钟记忆,再点名抽查生词解释:
惊诧:迁徙:
陆续:坚持不懈:
叠映:绵延悠长:
湍急:滋养:
(四)小结并过渡:大家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本文的生字生词;现在我们来学习并掌握课文的内容。
二、导入:有哪位同学知道“荒漠”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描述之后再播放图像资料或传阅图片来加深印象。
接着介绍我国荒漠化状况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概况。并介绍防治荒漠化的手段及意义。再转入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通讯,就是报道一位中国普通女性因种树治沙而受到联合国的邀请,参加联合国国际
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八次政府间谈判会议的事迹。

三、课文讲解,完成目标二。
(一)、通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这篇通讯报道的时间顺序较复杂,所以将时间顺序重新理顺来设计问题,
便于初二的学生较快地熟悉课文内容。
1、这位中国女性是谁?
2、说说她的名字的来历?
3、她是哪里人?她的家乡过去是怎样的?如今又怎样?课文举了哪个村子的哪户人家为例来说明?
4、这一切变化是谁带领、扶持的?植树造林、治理荒漠有什么意义?说说树林召乡人对种树的意义有什么














召乡的希望,就是树林召乡的未来。
5、1995年9月。1995年10月。1996年1月17日。
6、经几年的努力----搬了回来。令在坐不同国籍和肤色的代表震惊,为她的精神深表敬佩。
7、“种到”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可理解成“得到”或“来到”。文题的含义是:王果香带领乡亲们种树
治沙的经验和成果得到了联合国有关部门、领导的赞赏和认可。“种到”一词,使文题耐人寻味,设下悬念,
激起读者的兴趣,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小人物”的平凡工作也能造就成辉煌的业绩这一大主题。
(三)、小结:归纳中心
本通讯通过报道小人物王果香种树“种到”联合国的事迹,表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大主题:在沙漠化日益严重
的今天,植树造林,迫在眉睫,谁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谁将得到全世界的赞扬,永载史册。
我们要向王果香学习,把植树造林看成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提高认识,自学行动,保护我们赖以生
存的土地。
说明植树造林,治理荒漠,改造生态,是关系人类命运的大问题,必须把这种认识变成全民性的自觉行动。
(四)、完成目标三。
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本文语言通俗、活泼、散发出泥土气息的特点。试举例说明。
“别看是喜事,姐妹们还不无担忧,叮嘱道:‘日内瓦那么远,可别走丢了!’”
分析:这是一句打趣调侃的话,语言活泼、散发着乡村泥土气息,在幽默风趣的话语里体现了乡亲们对王果
香的关爱。
(五)、小结:
本文语言很有特点,十分口语化。它用的是老百姓的口头语,生动、活泼、形象,散发着泥土气息。
四、总结本文中主题及语言特色。让学生表述。
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巩固所学内容。
2、给王果香写一封信,谈谈你对保护生态的看法。

责编:guquan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