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背景链接】
个人数据的逆差将危及国家安全,大数据环境下,个人数据的流出就是资源的流出。在个人数据方面没有前瞻性的举措,不仅在产业方面失去优势,还将影响国家信息安全及国际竞争力,甚至会在数据资源的国际竞争中错失良机。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进步,数据资源的战略价值引起了普遍重视,奥巴马政府甚至将其视为"未来的新石油"。由于直接反映用户偏好,体现市场需求,个人数据尤其备受关注,其应用价值不断凸显。公共部门通过个人数据大数据挖掘,可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企业部门通过个人数据大数据挖掘,可以发现市场需求、开展市场细分以及创新产品和服务。对于这一战略资源,我国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
【深度解析】
[存在问题]
一是隐私顾虑影响个人数据规模增长,隐私风险的不可控性导致个人隐私顾虑。一旦个人数据脱离主体被其他人占有,隐私风险便产生了。由于不能准确把握个人数据的来龙去脉,隐私泄露风险将潜伏于流转的各个环节,无法把握风险的控制点,很容易瞬间导致大范围扩散。
二是黑市交易猖獗加剧个人隐私顾虑。不少数据收集者记录、收集大量个人数据,并将原始或者粗加工的个人数据进入地下市场销售;个人数据需求方利用从黑市中购买而来的个人数据,为其特定的客户进行粗放式的营销与广告服务。交易产品主要为原始个人数据,停留在对个人手机号、消费商品等原始的一次数据范围内,并不存在后期的精细化加工。这种行为将在多轮的市场交易过程中得以强化,一方面,使得个人数据市场难以向更高层次进化,出现低端自锁;另一方面,使得人人自危,不敢分享其个人数据。
三是个人数据缺失使大数据发展成为无本之源。大数据技术及产业发展的前提是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结构的不断丰富。隐私顾虑的增加,导致数据总量或者有效数据量越来越小。
四是现有法律不利于个人数据流动。我国刑法有"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使得个人数据流动很容易步入雷池,也就使得国内规范企业不愿或不敢购买个人数据资源。数据资源的匮乏使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制约创新能力的提升。
五是黑市交易增加了个人数据流动成本及风险。个人数据卖方由于考虑到黑市交易的法律惩处风险,将提高个人数据的出售价格,即风险升水。卖方将通过提高售价的方式,将风险捆绑出售,完成风险转移。对于买方而言,购买个人数据违法风险是额外开支,是其通过生产要素市场获得生产资料所支付的额外成本。该额外成本分散了企业在生产方面的投入,降低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相对投入,影响了创新能力的提升。
[国外措施]
国外企业加快市场布局,已出现了一些较规范透明的个人数据交易市场。不但新创企业不断涌现,不少国际巨头也在探索个人数据产品交易。例如,日本富士通建立了数据交易市场"Data plaza"。目前在Data plaza买卖的数据包括购物网站上的购物记录、出租车上安装的传感器获得的交通堵塞、信息智能手机的位置信息、社交网站(SNS)的帖子等。美国的新创企业Personal公司就鼓励用户上传其数据,并能通过出售数据获利。此外,美国的新创企业Factual公司推出数据超市。
首先,国外对个人数据出境管理严格。美国、欧盟等信息服务业较发达的国家意识到个人数据的价值及风险,加强制度建设,限制个人数据出境。如欧盟1995年制定的《欧盟隐私保护指令》对"向第三国传输个人数据"进行了专门规定,只有第三国提供"充分保护"时才可传输。尤其斯诺登事件发生后,巴西、澳大利亚等国纷纷出台法律,要求本国居民的个人数据必须在本土处理,不能传输出境。
责编:刘博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