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恶寒发热
疾病初起即有恶寒发热,多见于外感表证,是外邪客于肌表,卫阳与邪气相争的反映。外感风寒常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且常伴有头身痛、无汗、脉浮紧等症状。
外感风热常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并常兼见口渴、自汗、脉浮数等症。
2.但寒不热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唯感畏寒而不发热,多属虚寒证。阳气虚于内,阳虚则寒,不能温煦肌表,故同时并见面色苍白、肢冷踡卧、喜着衣被等虚寒证的表现。寒邪直中脏腑,阳气被伤,也可见畏寒或病变部位冷痛,此即所谓“阴盛则寒”。
3.但热不寒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唯感有热而没有寒象,同时怕热,此类症状多属热证的表现。发热不恶寒而但恶热,临床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壮热 病人高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称为壮热,多见于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的里实热证。正盛邪实,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故热势鸱张,此即所谓“阳盛则热。”常兼有多汗、烦渴等症。
(2)潮热 发热如潮有定时,按时而发或按时而热更甚的(一般多在下午),即为潮热。临床常见有三种情况:
①阴虚潮热:每当午后或入夜即发热,属于“阴虚生内热”,且以五心烦热为特征,甚至有热自深层向外透发的感觉,故又称“骨蒸潮热”。常兼见盗汗、颧赤、口咽干燥、舌红少津等症。
②湿温潮热:以午后热甚,身热不扬为特征。其病多在脾胃,因湿遏热伏,热难透达,所以身热不扬,初扪之不觉很热,扪之稍久则觉灼手。多伴有胸闷呕恶、头身困重、大便溏薄、苔腻等症。
③阳明潮热:是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因其常于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故又称“日晡潮热”,常兼见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手足汗出,舌苔黄燥、甚则生芒刺等症。
(3)长期低热 指发热日期较长,而热度仅较正常体温稍高(一般不超过38℃),或仅病人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者。如气虚发热,除表现为发热日久不止和热度不高以外,还可见面色晄白,食少乏力,短气懒言,劳倦则甚,舌淡、脉虚弱等症。多因脾气虚损,中气下陷,清阳不升,郁而为热。
4.寒热往来
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称为寒热往来,是半表半里证的特征,为邪气虽不太盛,正气确也不强,邪气既不能侵入于里,正气也不能祛邪使之出表,正邪交争,两不相下的表现。
若寒战与壮热交替,发有定时,一日一次或二、三日一次者,则为疟疾。由于疟邪伏藏于半表半里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故其病寒热往来,休作有时,并常有头痛欲裂、汗出热退,持续反复,经久不愈的特点。
责编:ylm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