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生理
产褥期定义产妇全身各器官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为6~8周。
产褥期各器官的生理变化
1.生殖系统
胎盘娩出后,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子宫体积逐渐缩小,于产后10d左右子宫降至骨盆腔内,直至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正常非孕期大小。产后3周左右黏膜皱襞复现,但不能恢复到未孕时状态。产后外阴常有轻度水肿,2~3d内可自行消退。
2.乳房变化
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初乳是指产后7日内所分泌的乳汁,含有更多的蛋白质,较少的脂肪和乳糖,易消化;产后7~14日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汁,含蛋白质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多;产后14日以后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呈白色。初乳和成熟乳中均含有大量免疫抗体。
3.血液循环系统
产后2~3周血容量恢复至未孕状态。但在产后最初的3日内,由于子宫缩复,大量血液体循环,加之妊娠期过多的组织间液回吸收,使血容量增加15%~25%,特别是产后24h内心脏负担加重。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产后2~3周恢复正常。白细胞总数在产褥早期仍较高,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3~4周恢复正常。
4.消化系统
产褥期间卧床时间多、活动少,腹直肌及盆底肌松弛,加之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5.泌尿系统
因分娩过程中,膀胱受压致使黏膜水肿、充血及肌张力降低,以及会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等原因,易发生尿潴留。
6.不哺乳产妇
一般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平均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一般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较晚恢复月经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多有排卵,故哺乳产妇未见月经来潮却有受孕的可能。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