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表现
多发生在春、冬寒冷季节或重症感染时,常于生后一周内发病,早产儿多见。发病初期体温降低,吮乳差或拒乳等。
1.一般表现:反应底下、不吃、不哭、活动减少,也可有呼吸暂停。
2.低体温:新生儿体温<35℃。轻症为30~35℃;重症<30℃。可出现四肢或全身冰冷,常伴心率减慢。
3.皮肤硬肿: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橡皮样感,暗红或青紫色,可伴水肿。表现为硬、亮、冷、肿、色泽暗红。硬肿常为对称性,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严重硬肿可妨碍关节活动,胸部受累可致呼吸困难。
4.多器官功能损害:早期常有心音低钝、心率缓慢、微循环障碍表现;重症可并发休克、DIC、急性肾衰竭和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
1.复温
是治疗的首要措施,目的是在体内产热不足情况下,提高环境温度,恢复和保持正常体温新生儿腋窝皮下含较多棕色脂肪,寒冷时氧化产热,局部温度升高,此时腋温高于或等于肛温。
2. 热量和液体的补充
要保证供应足够的热卡和液体,开始时热卡至少应达到基础代谢的需要,以后渐加至正常需要量。因低温时心肾功能减低,输液量不宜过多。对低血糖小儿适当提高葡萄糖进入量。
3.控制感染
根据并发感染的性质及血培养和药敏的结果选用敏感、肾毒性小的抗生素。
4.纠正器官功能的紊乱
对并发心力衰竭、休克、凝血机制障碍、DIC、肾衰竭或肺出血等的,给以相应的治疗。
5.其他
可用大剂量vitE、中药丹参、川穹嗪注射或活血化瘀药内服。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