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医学招聘 > 笔试资料 > 医学基础

2019湖南医疗招聘-医学基础知识——血液循环(1)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6-09 12:54:41

 比较心室肌动作电位和骨骼肌动作电位的异同点:

1.相同点:

心室肌与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水平基本相同,约为-90mv,两者动作电位都在此基础上受刺激而产生。两者阈电位水平基本相同,约为-70mV,去极相形成机制也相同,当刺激足以使膜去极化达阈电位后,膜上快Na+通道开放概率和开放数量大增,出现再生性Na+内流,膜快速去极化,并很快达Na+平衡电位,所以去极相的速度和幅度也基本相同(也因为两者的膜两侧Na+分布和浓度也基本相同)。

2.不同点:

①心室肌细胞复极时间(200~300ms)远长于骨骼肌细胞(5~30ms)。心肌复极相分1、2、3三期。1期快速复极到0mV左右,它与0期构成锋电位,而骨骼肌锋电位则包含去极相和几乎全部复极相。心室肌复极2期膜内电位基本停滞于0mV左右,并维持150ms左右,故称为平台期,是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区别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心室肌3期快速复极到-90mV,占时约150ms,也较骨骼肌复极慢。

②复极相产生机制不同,骨骼肌细胞复极主要由于Na+通道失活和K+通道开放.Na+内流停止,K+外流增加,使膜内电位水平降低,最后恢复到静息时的K+乎衡电位。而心肌复极1、2、3三期的离子基础有所不同,1期复极由快通道失活和同时出现的一过性外向离子流(I)所引起,K+是Ito的主要离子成分;2期是由Ca2 +的内向离子流(经L型通道)和K+的外向离子流(经Ik和Ik1通道)处于平衡的结果;3期是由Ca2+通道失活,内向离子流终止,外向K+流(经Ik通道)随时间而递增而形成。

③复极后,除两者都由钠泵加强而恢复细胞膜两侧离子分布外,心室肌细胞尚需将复极过程中内流的Ca2+经Na+-Ca2+交换返回细胞外,而骨骼肌无此活动。

责编:ylm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