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骨度分寸定位法需要我们记忆,可以用自己为例子以图像的方式进行记忆,同时可以融合一些趣味记忆法和类比记忆的方法,比如说起止点之间的距离为3寸的有: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线,而我们也学了“一夫法”,四指并拢为3寸,因此可以记忆为333,一边记忆一遍四指并拢拍额头、拍后颈、拍背部。而在胸腹部,从天突到歧骨,再到脐中,再到耻骨联合上缘,依次可记忆为985等。
同样起止点之间的距离为9寸的有:两头维之间、两乳突之间、天突至剑突、腋纹头至肘横纹,在记忆的时候可以想象两条平行线,头上有两条横着的平行线(两头维之间、两乳突之间),胸部有两条竖着的平行线(天突至剑突、腋纹头至肘横纹),这样就可以减少一些记忆的负担,同时可以避免混乱。
其实这些腧穴的定位还可以借助体表标志来完成,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以眉头定攒竹、两乳中间取膻中、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其旁开2寸定天枢、俯首显示最高的第7颈椎棘突下取大椎、微张口,耳屏正中前缘凹陷中取听宫,闭口取下关等等,都是一些可以用来简便取穴的方法,只要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多动动脑,并适当联系临床,记忆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困难。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