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B
1、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嗜碱性粒细胞
D.淋巴细胞
E.单核细胞
<1> 、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或细菌的细胞为
A B C D E
<2> 、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强大的吞噬功能,并且能活化T、B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为
A B C D E
<3> 、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白细胞中所占比例最高,且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为
A B C D E
<4> 、无吞噬功能,但细胞颗粒中含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如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细胞为
A B C D E
2、A.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
B.肾移植术后发生排斥反应
C.胃溃疡
D.糖尿病
E.急性、化脓性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
<5> 、可主要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为
A B C D E
<6> 、可主要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为
A B C D E
<7> 、可主要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为
A B C D E
<8> 、可引起血红蛋白减少的疾病为
A B C D E
3、(用药导致的血常规异常)
A.血小板减少
B.中性粒细胞减少
C.血红蛋白量增多
D.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E.嗜碱性粒细胞减少
<9> 、硝酸甘油
A B C D E
<10> 、甲基多巴
A B C D E
<11> 、阿司匹林
A B C D E
4、(白细胞分类计数)
A.0~0.01
B.0.01~0.05
C.0.03~0.08
D.0.20~0.40
E.0.50~0.70
<12> 、淋巴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 B C D E
<13> 、单核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 B C D E
<14> 、嗜碱性粒细胞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 B C D E
5、(血常规检查异常的病症)
A.白细胞增多
B.红细胞沉降率减慢
C.血小板增多
D.淋巴细胞增多
E.血红蛋白减少
<15> 、再生障碍性贫血
A B C D E
<16> 、恶性肿瘤
A B C D E
6、A.0~5mm/h
B.0~10mm/h
C.0~15mm/h
D.0~20mm/h
E.0~25mm/h
<17> 、女性红细胞沉降率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18> 、男性红细胞沉降率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7、(血常规检查异常的临床意义)
A.红细胞沉降率减慢
B.白细胞减少
C.淋巴细胞增多
D.白细胞增多
E.血红蛋白增多
<19> 、脾功能亢进可见的
A B C D E
<20> 、流行性腮腺炎
A B C D E
<2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A B C D E
8、A.妊娠3个月以上
B.缺铁性贫血
C.机体缺氧和高原生活
D.泌尿系统感染
E.使用药物阿司匹林、噻氯匹定
<22> 、可以引起红细胞沉降率生理性增快的是
A B C D E
<23> 、可以引血小板减少的是
A B C D E
<24> 、可引起红细胞增多的是
A B C D E
9、A.尿酸碱度增高
B.尿酸酸度降低
C.尿蛋白检测阳性
D.尿胆红素检测阳性
E.尿葡萄糖检测阳性
<25>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可引起
A B C D E
<26>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可引起
A B C D E
<27> 、内分泌性疾病、肢端肥大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可引起
A B C D E
<28> 、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
A B C D E
10、(用药与尿液检查异常)
A.尿液pH值增高
B.尿蛋白
C.尿液隐血
D.尿胆红素
E.尿葡萄糖
<29> 、氨丁三醇可能引起
A B C D E
<30> 、甲氨蝶呤可能引起
A B C D E
<31>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引起
A B C D E
11、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病毒性肝炎
C.肺结核
D.肾小球肾炎
E.急性细菌性感染所致的炎症
<32> 、可引起尿胆红素阳性的是
A B C D E
<33> 、可引起尿肌酐减少的是
A B C D E
12、A.(11.0~12.0)×109/L
B.(10.0~20.0)×109/L
C.(15.0~20.0)×109/L
D.(3.5~10.0)×109/L
E.(4.0~10.0)×109/L
<34> 、成人末梢血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35> 、成人静脉血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36> 、6个月~2岁儿童的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37> 、新生儿白细胞计数的正常范围值
A B C D E
13、A.磷酸盐结晶
B.尿酸盐结晶
C.草酸盐结晶
D.酪氨酸和亮氨酸结晶
E.脂肪醇结晶
<38> 、pH碱性的感染尿液常见
A B C D E
<39> 、严重肝病患者的尿液常见
A B C D E
<40> 、痛风患者的尿液常见
A B C D E
<41> 、严重的慢性肾病和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常见
A B C D E
14、(用药与尿液检查异常)
A.尿肌酐
B.尿酮体
C.尿血红蛋白
D.尿沉渣结晶
E.尿液pH值降低
<42> 、维生素C和氯化铵可能引起
A B C D E
<43> 、阿司匹林可能引起
A B C D E
<44> 、氨苄西林可能引起
A B C D E
15、A.胃溃疡
B.慢性肾炎
C.中毒性肝炎
D.急性胰腺炎
E.急性心肌梗死
<45> 、可引起血清尿素氮增高的是
A B C D E
<46> 、可引起血清尿素氮降低的是
A B C D E
<47> 、可引起血肌酐增高的是
A B C D E
参考答案
B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可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或细菌。嗜酸性粒细胞可释放组胺酶,抑制嗜酸性粒细胞及肥大细胞中活性物质的合成与释放,或灭活上述物质。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单核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强大的吞噬功能,其进入组织后转化为巨噬细胞,除了能吞噬一般细菌、组织碎片、衰老的红细胞、细胞内细菌(结核分枝杆菌)外,尚可通过吞噬抗原,传递免疫信息,活化T、B淋巴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的作用。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白细胞中占的比例最高,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具有吞噬和杀灭病毒、疟原虫、隐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的作用。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减的临床意义与前面白细胞的临床意义相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嗜碱性粒细胞无吞噬功能,颗粒中有许多生物活性物质,其中主要为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在免疫反应中与具有较强的结合力,结合了的碱性粒细胞再次接触相应的过敏原时,发生抗原抗体反应,细胞发生脱颗粒现象。继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变态反应。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中性粒细胞增加:由于中性粒细胞在白细胞所占百分率高(50%~70%),因此它的数值增减是影响白细胞总数的关键。①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为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各种球菌感染最为明显。病毒及立克次体增多程度则与病原种类,感染部位和程度,年龄和机体反应性有关。②中毒:代谢性中毒如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急性化学药物中毒如汞中毒、铅中毒等。③急性大出血;④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⑤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红细胞破坏:严重外伤、大手术、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后。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性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热带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血清病、过敏性肺炎等。
(2)皮肤病与寄生虫病 牛皮癣、湿疹、天疱疮、疱疹样皮炎、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钩虫病、包囊虫病、血吸虫病、丝虫病、绦虫病等。
(3)血液病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4)药物 应用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哌酮等抗生素等。
(5)恶性肿瘤 某些上皮系肿瘤如肺癌等。
(6)传染病 猩红热。
(7)其他 风湿性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等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增多
(1)传染病 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结核及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
(2)血液病 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等,可引起淋巴细胞计数绝对性增多;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也可引起淋巴细胞百分率相对性增多。
(3)移植排斥反应。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称为贫血,病因如下。
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常由各种原因的出血引起,如消化道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
②生成减少
红细胞生成减少:包括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红系祖细胞、幼红细胞或红细胞生成素免疫性破坏,如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所浸润,如骨髓病性贫血;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导致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如巨幼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减少和作用迟钝,如慢性病贫血,肾性贫血。
血红蛋白生成减少:包括正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过多:包括红细胞内异常,如膜结构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酶活性缺陷,导致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等;珠蛋白肽链量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导致的血红蛋白病等。红细胞外异常:如血清中存在红细胞抗体或补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脾亢等红细胞破坏过多。
3、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可能导致血常规异常的药物。抗真菌药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B)。硝酸甘油可导致血红蛋白量增多(C)。甲基多巴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D)。阿司匹林可导致血小板减少(A)。备选答案E不是正确答案。嗜碱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促皮质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过量。
4、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C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白细胞分类计数【正常参考区间】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0.50~0.70(50%-70%)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6(1%~6%)
嗜酸性粒细胞 成人0.01~0.05(1%~5%);儿童0.005~0.05(0.5%~5%)
嗜碱性粒细胞0~0.01(0%~1%)
淋巴细胞0.20~0.40(20%~40%)
单核细胞0.03~0.08(3%~8%)
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红蛋白量减少
出血血红蛋白量减少的程度与红细胞相同,见于大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及急、慢性肾炎所致的出血。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白细胞增多
病理性主要见于各种细菌感染(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化脓菌感染)、慢性白血病、恶性肿瘤、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以及有机磷农药、催眠药等化学药的急性中毒。
6、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红细胞沉降率
参考范围:男性0~15mm/1h;女性0~20mm/1h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白细胞减少
疾病:主要见于流行性感冒、麻疹、脾功能亢进、粒细胞缺乏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淋巴细胞增多
传染病:百日咳、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性肝炎、结核及许多传染病的恢复期。
【正确答案】 E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生理性增快见于女性月经期、妊娠3个月以上(至分娩后3周内)。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小板数减低:①血小板生成减少,见于造血功能损伤(再障、贫血、急性白血病)、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周期性血小板减少症、新生儿风疹、促血小板生成素缺乏以及母亲服用噻嗪类利尿剂导致婴儿血小板减少症等。②血小板破坏过多,见于免疫性或继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变态反应,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外循环及脾功能亢进等;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④血小板分布异常:如脾肿大。⑤药物中毒或过敏引起,如氯霉素、甲砜霉素有骨髓抑制作用,可引起血小板减少;抗血小板药噻氯匹定、阿司匹林、阿加曲班,抗凝血药肝素钠、依诺肝素、磺达肝癸钠也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应用某些抗肿瘤药、抗生素、磺胺类药、细胞毒性药亦可引起血小板减少。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当气压低时,因缺氧刺激,红细胞代偿性增生,因此,高山地区居住人群和登山运动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正常。
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尿尿胆红素检测仅作为黄疸实验室鉴别的一个项目,实际应用时,尚需与血清胆红素、尿胆原、粪胆原等检测结果一起综合分析。尿胆红素阳性通常提示。
(1)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急性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诱导的胆汁淤积,尿胆红素阳性常出现于黄疸之前。
(2)阻塞性黄疸如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原发性肝癌、手术创伤所致的胆管狭窄等。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肾小球性蛋白尿见于急性和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肿瘤、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肾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不全等。尿蛋白通常<3g/24h,但也可达到<20g/24h(肾病综合征)。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糖增高性糖尿
(1)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可出现高血糖和糖尿;垂体和肾上腺疾病如肢端肥大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功能性α、β细胞胰腺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
(2)心肌梗死、肥胖、肝脏疾病、糖原累积症、胰腺炎、肿瘤、膀胱囊性纤维化等也可见。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尿酸碱度增高
(1)疾病:代谢性或呼吸性碱中毒、高钾血症、感染性膀胱炎、长期呕吐、草酸盐和磷酸盐结石症、肾小管性酸中毒。
(2)药物: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氨丁三醇等,使尿液pH值增高。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乳酸钠、氨丁三醇等,使尿液pH值增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抗真菌药(灰黄霉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药物,可引发肾毒性蛋白尿。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烧伤、感染、骨折、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应用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蛋白同化激素)也可引起尿糖阳性。
1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尿胆红素阳性通常提示。
(1)肝细胞性黄疸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急性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诱导的胆汁淤积,尿胆红素阳性常出现于黄疸之前。
(2)阻塞性黄疸如化脓性胆管炎、胆囊结石、胆道肿瘤、胰腺肿瘤、原发性肝癌、手术创伤所致的胆管狭窄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尿肌酐病理性减少
(1)疾病严重进行性肌萎缩、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贫血、瘫痪、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失代偿期、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硬皮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其他碱中毒、重度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等。
12、
【正确答案】 E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
成人末梢血(4.0~10.0)×109/L
成人静脉血(3.5~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6个月~2岁婴幼儿(11.0~12.0)×109/L
13、
【正确答案】 A
【正确答案】 D
【正确答案】 B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尿沉渣结晶异常见于:
(1)磷酸盐结晶常见于pH碱性的感染尿液。
(2)大量的尿酸和尿酸盐结晶提示核蛋白更新增加,特别是在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化疗期间,如发现有X线可透性结石并伴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则为有力的证据。
(3)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
(4)大量的草酸盐结晶提示严重的慢性肾病,或乙二醇、甲氧氟烷中毒。草酸盐尿增加提示有小肠疾病及小肠切除后食物中草酸盐吸收增加。
(5)胱氨酸结晶可见于胱氨酸尿的患者,某些遗传病、肝豆状核变性可伴随有胱氨酸结石。
(6)酪氨酸和亮氨酸结晶常见于有严重肝病的患者尿液中。
(7)胆红素结晶见于黄疸、急性肝萎缩、肝癌、肝硬化、磷中毒等患者的尿液中;脂肪醇结晶见于膀胱尿潴留、下肢麻痹、慢性膀胱炎、前列腺增生、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尿液中。
(8)服用磺胺类药、氨苄西林、巯嘌呤、扑米酮等药,可出现结晶尿。
1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用药应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等,使尿液pH值降低。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尿血红蛋白阳性
应用阿司匹林、磺胺类药、伯氨喹、硝基呋喃类、万古霉素、卡那霉素、吲哚美辛、他汀类调节血脂药、秋水仙碱、吡罗昔康等。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服用磺胺类药、氨苄西林、巯嘌呤、扑米酮等药,可出现结晶尿。
1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清尿素氮增高:肾脏疾病:慢性肾炎、严重的肾盂肾炎等。肾功能轻度受损时,尿素氮检测值可无变化,当此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的60%~70%已受损害。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肾功检查中BUN的临床意义:急性肝萎缩、中毒性肝炎、类脂质肾病可引起血清尿素氮降低。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肌酐增高见于:
(1)肾脏疾病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硬化、多囊肾、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等,尤其是慢性肾炎者,Cr越高,预后越差。当上述疾病造成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由于肾的储备力和代偿力还很强,所以,在早期或轻度损害时,血肌酐浓度可以表现为正常,仅当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正常人的30%~50%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两者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2)其他 休克、心力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失血、脱水、剧烈活动。
责编:曾珂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