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按照发展心理学的观点,小学阶段是指6~7岁到11~12岁的童年时期。由于此时儿童刚进入小学,学习成为他们的主导活动,因此也称为学龄初期。从品德心理发展的视角来看,小学阶段的儿童是有其独特发展规律的,理解小学生品德心理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是进行品德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依据。
一、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特点
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研究表明,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所显示出来的基本特点是协调性。首先,小学生逐步形成自觉地运用道德认知来评价和调节道德行为的能力。系统的道德认知及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从小学时期才逐步开始的,但这种系统的道德认知具有很大的依附性,还缺乏原则性;其次,小学时期的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在整个小学阶段,儿童在道德发展上,认知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相称的,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再次,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在小学生道德发展中占有相当显著的地位。自觉纪律的形成和发展是小学生道德知识系统化及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的表现形式,也是他们出现协调的外部和内部动机的标志;最后,小学阶段的道德过渡性特点,是品德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的具体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期,即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年龄”。研究结果认为这个关键期大致在小学三年级下学期前后,但由于教育工作上的差异,前后有一定的出入。①具体地说,小学生品德心理发展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道德认识的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在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
1.对道德概念的理解能力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到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但整体理解水平不高。
小学生道德概念的理解水平直接受其思维水平的制约。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抽象逻辑思维水平比较低,还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抽象的道德概念。一项关于小学生如何理解抽象的道德概念的研究,向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提问“什么是勇敢”、“什么是负责”、“什么是友谊”三个问题,结果各年级都有一部分学生不能用语言回答“勇敢”、“负责”等日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道德概念,低年级小学生绝大多数只能指出概念内涵所涉及的特殊的、具体的方面,如,把“勇敢”等同于“冒险”,认为别人不敢做的事自己敢做就是“勇敢”。随着年龄的增长,高年级小学生能从概念内涵所涉及的多方面加以概括,并指出概念的内涵,如弄清“勇敢”是与做好事相联系的行为品质,做坏事不能称为“勇敢”。体现了小学生的道德概念理解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但整体水平与初中生相比不高。
2.道德判断逐渐由他律向自律,由只注意行为后果逐渐过渡到全面地考虑动机和后果的统一关系。
据一项研究表明,三年级以下的儿童往往根据他们所掌握的道德标准,依据行为后果对行为作出评价,而随着年龄的发展,道德判断的依据逐步发展到行为动机,然后才发展到后果与动机统一的水平。但就整个小学阶段来说,大多数学生仍主要依据行为后果进行道德判断。在进行道德判断的独立性方面,小学生是由他律(受自身以外的标准所支配)向自律(受自己的主观标准所支配,以自己的独立见解为标准)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多以“老师说的”为标准,而高年级小学生则以“自己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好学生”为道德判断的出发点。但即使到了五年级,教师的要求在学生中所起的作用仍然是比较大的。
3.道德信念初步形成,但不稳定。
道德信念是坚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道德观念。它是道德目的和动机的高级形式,是道德认识形成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确立要经历长期的发展过程。学龄初期儿童还没有形成道德信念。到11岁左右,道德信念开始萌芽,但它是不自觉、不坚定的。从初中开始,比较自觉地、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如对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研究发现,儿童亲社会道德推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小学低年级儿童基本处于需要取向推理水平,即关心他人身体的、物质的和心理的需要,小学中高年级儿童基本上处于赞许和人际取向推理水平以及移情推理与过渡推理水平,即小学儿童的道德推理并不是基于内化了的价值、规范和信念等,而是处在向内化推理过渡的水平上。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