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教师资格 > 学科知识

文言文教学设计技巧和示例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7-06 14:08:54

 不论在笔试考试还是面试考试中,教学设计都非常地重要。而在语文科目的考试中,文言文的教学设计往往是考生应试的难点,所以以一篇文言文设计为例来说明文言文课文的教学设计的注意事项。

以下是一篇高一语文必修中的文言文《寡人之于国也》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3,继续学习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初步感知

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学生齐背诵)。

解析:温故知新导入较为平庸,对于高中生来说可以采用这种方法,但是也可以采取图片、多媒体、歌曲等导入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孟子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标题的意思是——我(梁惠王)对于治理国家。此文是不是也具有孟子文章的一贯特点呢?它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呢?

请三位同学轮读课文,注意正音,并重点思考文章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

(1)曳兵(ye)胜食(sheng)数罟(cugu)湾池(wu)衣帛(yibo)鸡豚(tun)狗彘(zhi)

庠序(xiang)饿莩(piao)

(2)文章主要围绕“民不加多”展开论述。

(复习诵读孟子的文章导入,唤起学生原有知识储备,这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是此课教学的起点。)

 

 

(二)深入研读:民不加多,何也?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且你就是当时的一个小民,你愿意往梁惠王那里跑吗?何也?请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并思考。

解析:这种形式较为新颖有趣

点拨:

1,少数人愿意往梁惠王处跑:梁惠王移民移粟,似乎比邻国之君更关心百姓的生死。

2,多数人不愿意往梁惠王处跑:

(1)河内凶,移民、移粟。

①凶,收成不好,荒年。为什么会有荒年?是天灾还是人祸?从后文“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看,不排除“人祸”的可能。

②移民、移粟。“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o”人非“物”,安土重迁,岂能说移就移?

(2)王好战。“民加多”不是梁惠王的真正目的,他的真正目的是成就霸业。想成就霸业,所以急需“民加多”以便帮助他去攻打他国。因此,梁惠王没有真正关心百姓的死活,他只是把百姓作为战争的工具,你若跑到他那里去,迟早是要被拉去打仗的。

(3)违农时,数罟入,斧斤入……

孟子的言论是有针对性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判断,梁惠王平时的为政可能是不注意老百姓的生产的。可能会因战争、修城池、建筑宫殿等随时拉“民”去服劳役,从而影响农时:捕鱼,砍树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没有注意可持续发展。结果,弄得百姓食不得其饱,住无其房《没有木材盖房子》,死无其棺《没有木材做棺椁》。这样的环境,不是养人的所在。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罪岁。

丰收的年月,粮食吃不完,没能施行“检”的制度,政府以合理的价格收购粮食,而让它们白白地给猪狗吃掉;遇上荒年,饿殍遍野,却不能够施行“发”的制度,政府出面把粮食以平价发放给百姓赈灾。百姓死了,却怪罪年成不好。

(不愿往梁惠王处跑的前两条理由,学生容易找到也容易理解,而后两条则需要老师点拨和引导。当然,也可将后两条理由留待学生理解了孟子的为政措施之后再引导学生理解。)

小结:梁惠王之于国,所谓的“尽心”,只是自欺欺人,是“五十步笑百步”。与邻国之君相比,本质是一样的,并没有从根本上爱民。所以,一般人不会往他那里跑。

(学生在初中阶段曾学习此文前三段内容,字词教学只需稍注意“甲”“兵”“走”等即可。)

(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那个时代的一员小民,便于学生进入文本,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梁惠王“民不加多”的主要原因还是他没有真正“尽心”。)

解析:文言文的讲解逐渐进行,为了使考生看到较为详细的的教学过程,在真正考试的时候,不需要如此详细的教案,只需写清步骤即可。

 

 

(三)深入研读:如何使民加多?

过渡:只要看清了梁惠王的本质,一般人是不会跑到他那里去的,所以他那样做是无法“使民加多”的。那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民加多”呢?

1,假如你当时真的没有往梁惠王处跑,倒跑到孟子那里去拜孟子为师了。你能把孟子“使民加多”的措施归纳一下吗?分几步走,每步具体怎么做?这样做了有什么效果?能给我们解说F吗?默读末段并思考。

思考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养生丧死无憾也。

(2)王道之成:

1)五亩之宅,树桑——五十者衣帛矣。

2)畜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无饥矣。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

2,“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有什么关系?他们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主要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即“养生丧死无憾也”。“饮食宫室所以养生,祭祀棺椁所以送死,皆民所急而不可无者。今皆有以资之,则人无所恨矣。”

生的物质基础是吃和住。死更是大事情,“死生也大矣”,解决好死的最基本条件是能够入土为安,入土需要棺椁。颜回死后没有棺椁,其父亲希望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购置棺椁。可见死有棺椁,对那时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2)王道之成,不但解决了生死问题,还使民有教,使百姓懂得孝悌,老人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衣帛食肉。孟子这里尤其强调年龄问题——五十者、七十者、颁白者。可见“王道之成”更强调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要“老有所养”,物质是基础,但更需“申之以孝悌”,“申”,是反复叮咛的意思,可见孝悌才是重中之重。这与儒家思想对孝悌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孝悌是“仁之本”,孝悌而“好犯上,未之有”,不犯上,自然安定了。另外,民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令人向往的。就是现今社会,我们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现在仍不断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等各种制度就是这样的追求。就是现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单位总是令人向往的,比如我们渴望退休后有退休金,生病了有医疗费等。自然,没有后顾之忧的国家,谁不愿意去呢?所以,孟子的“王道之成”,表面上强调的是“孝悌”,使老人享受到好处,实际上它恰恰有利于“民加多”。这与孔子的“修文德以来之”思想是—脉相承的。

 

 

总之,“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分别是“农、渔、林”,主要强调“不扰民”;“王道之成”四条措施分别是“纺、蓄、农、教”,既强调“不扰民”,又强调“制民产”,还强调“兴教育,治礼仪”。因此,前者是王道的初步措施,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王道的根本措施,是前者的深化。

巩固提高 3,比赛背诵“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这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的学习容易浅尝辄止,老师的教学也容易一滑而过。所以,老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在这里停下来,放慢学习的脚步,好好琢磨“五十者、七十者、颁白者、黎民”等词,理解“王道之成”强调的是使民“老有所养”“老而无忧”,强调的是“孝悌”,强调的是“教民”——其内涵正是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因此达到“使民加多”,最终实现梁惠王的霸业。)

探究:孟子的论辩艺术

在你看来,梁惠王会采纳孟子的建议吗?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有两种可能:

1,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孟子说得很有道理,说梁惠王与邻国本质相同“以战喻”,既形象生动又含蓄,很有说服力,梁惠王能够认真听取孟子的建议。

(2)孟子是顺着梁惠王的思路提的建议,“民加多”是梁惠王最迫切的希望。孟子在讲述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和王道之成的四条措施时,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让人不得不相信按孟子所说的去做是能够“使民加多”的。

(3)孟子描绘的政治蓝图比较诱人,同时又有对比(罪岁,则民不至:爱民,则民至),所以梁惠王应该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2,不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梁惠王希望“民加多”的愿望比较迫切,但他或许没有耐心施行孟子的建议。

(2)当时国际形势,容不得梁惠王按孟子建议行事。(相机补充历史背景。)

(这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解析:实际并不需要写出讨论的可能,只需写出讨论问题即可

(五)走出文本:探究现实意义

梁惠王当年是否采纳了孟子的建议都没关系,因为那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与我们的关系不大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你作为孟老夫子的嫡传弟子,跟随孟老夫子刻苦学习多年,今天突然通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21世纪的地球,你觉得你跟随你师傅所学的什么“民本”思想啊、什么“仁政”思想啊,对现在的中国乃至世界有用吗?

(六)作业

熟读全文,背诵“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解析:这类作业太过单一,可加入探究,搜素等作业以丰富教学设计。

七、板书设计

解析:高中语文的板书设计追求系统性及直观性,以上方式可课文内容一目了然,也较符合学生的思维能力。

 

 

物理学科是理科的典型学科,它具备几乎所有属于理科学科的特点,因此如果能够上好物理学科的课,借鉴迁移,那么一定对其他学科有指导意义。前段时间我详细的研究了物理探索实验课的理论方法,发觉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理论学科大部分课程。因为我结合上课实际,发觉学员虽然知道,老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等一系列的理论,或者一个实际的例子,但不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如何能够让学员把一堂课上的既符合新课标的标准,又生动形象?我认为可以把该课作为探索课程。首先我们来谈一谈物理探索实验课的上课方法。探索实验课的一般流程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理猜想,形成假设、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初步结论、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新课自然有新的知识点,新的知识点对学生来讲是未知的,探索实验就是要探索一个未知结果或者条件等,也是一个未知的,所以可以说这一点是相互对应的。接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也和我们的创设情境,导入引出新课,相互符合的。普通的课程接着就应该是新授,如何新授,学员不懂,往往是直接讲授,不懂的如何实施新课标的标准,也不懂得如何真正的让学生学习,那么这里我们就借鉴探索实验的第二步:合理猜想,形成假设。这里让学生去猜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并且课堂出现了大量的交流,课堂气氛活了,并且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无论从新课标方面来讲还是从课堂实际效果来讲都比直接讲授新知识要好的多。这里不能死板的认为什么都可是让学生猜想,应该引申为,让学生试着“说一下”。接着是制定计划,设计实验、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初步结论,这一步我们可以引申为,让学生去证实自己的猜测或者假设,或者去推理自己的“说一下”的结论等。下一步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这一步可以引申为:让学生自己讨论,得出准确的结论。最后一步评价,交流,合作,对应新课的总结部分,不仅总结新的知识,而且总结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老师补充。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一些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该提问、该讨论,以及具体怎么样新授才能符合新课标,才能让课堂真正的形象生动。

 

责编:ylm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