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事件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近日发出《关于切实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溺水工作的通知》,并下发了《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这是政府教育部门做的一件很有意义的本职工作。然而,从一些家长处听到的反响,则有些出乎意料。他们疑惑,孩子的安全教育责任究竟谁担"主责"。家长的纠结源于预防溺水通知的第二条,内容是提醒家长履行监护责任,包括要求家长"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等。按规定,这封信必须发到每一名家长手中,并"要求家长在回执上签字,学校回收并统一保管回执","今后再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省级教育部门在上报情况时要同时提交溺亡学生家长签字的回执"。
【热议】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颁布的通知,旨在切实加强中小学生预防溺水教育与安全防范工作。然而在通知中要求家长签字的内容,却使得家长们产生疑惑教育部门有推卸责任、惰政之嫌。
在签字的问题上,明确说明"今后再发生学生溺水事故,省级教育部门在上报情况时要同时提交溺亡学生家长签字的回执"。那就说明:其一,家长既然签了字,就表明家长应当按通知的要求行事;其二,如果将来孩子出了事故,家长就自然要负"主责",是家长没有做到"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其三,今后即便是有些水域、有些场所因管理不善而造成孩子溺水,他们会找来家长上交的签字回执,从而推卸或减轻应负的责任。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对家庭责任、学校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有明确界定的。其中,对未成年人的"社会生活指导"以及"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采取措施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等责任,落实在学校保护责任范畴内,同时也将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和设施的安全保护责任,列入了"社会保护"的范畴。可见,无论签字与否,该是谁的责任,法律上早已是有根有据的。在法律前提下,该通知内容中忽视了各方的责任,造成权责不清、内容交叉的情况,起不到真正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
责编:贺娟华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