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3)认知策略。指调控自己的注意、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它是学习者在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4)动作技能。即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即个体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五、论述题
25.【参考答案】
(1)建构主义知识观在教育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尽管有些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课程理论提出了巨大挑战。基于建构主义的知识观,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数据,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①课本知识只是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范本”。
②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之前,它对个体来说是毫无权威可言的,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不能用教师对知识正确性的理解作为让个体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
③知识在各种情况下的应用不是简单的套用,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2)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教育中的应用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3)建构主义教学观在教育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环境,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时刻关注、了解、探知学生头脑中对知识意义的真实建构过程,并适时提供适当的鼓励、辅导、提示、点拨、帮助、支持,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建构活动。
建构主义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知识获得的过程,认为怎样建构知识的评价比对结果的评价更为重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这种评价思想的集中代表。
(4)建构主义学生观在教育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是具有一定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和一定认知能力的个体。因此,第一,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从外部塞给学生新知识,而是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第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第三,要重视合作,包括师生间的合作和学生之间的合作。
学生想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建构者,必须注意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发挥主体作用:①使用探索法、发现法去构建知识的意义;②在构建意义过程中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数据与数据,对所学习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③要求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已掌握内容相互联系,并对联系进行深入的思考。
(5)建构主义教师观在教育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教师为学生提供复杂的真实问题,激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答案。同时教师还必须为学习者创设-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之可以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实验、探究、合作等方式来学习。教师还必须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性的认知加工策略,以及自己建构知识和理解的心理模式。因此在教师的教学目标中至少应包括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
六、案例分析题
26.【参考答案】
(1)强化的作用在于加强行为,使受到强化的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增加;强化原理是:当某一行为出现后,紧接着给予强化,那么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就会增加。在该案例中,张老师对学生好的行为给予强化,借以维持课堂秩序,通过多次强化,就可以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气氛。
(2)所有对行为具有加强作用的物体或活动等都是强化物,强化物可以分为食物类,如该案例中的冰淇淋或者其它好吃的东西;实物类,如奖状、玩具、铅笔等;语言类,如表扬等;代币物,如该案例中的玻璃球;喜好的活动,如该案例中的联欢会、看卡通片等。
责编:贺娟华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