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背景链接】
2011年8月7日,在武汉打工的青年小曾,因为一时凑不够钱付1830元的医药费,让医生把自己已经打好石膏缝了针的右手,当场又拆线了,此事引起强烈反响。8月8日,涉事医院调查后决定,对当事医生作出停止职业资格,离开临床岗位,深刻检查,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该院相关负责人还专门去看望了小曾,当面赔礼道歉。
从报道中看,医院的态度还算及格,至此,关于小曾这件事的处理似乎已经可以画上句号。恰在小曾遭遇见报的同一天,河北安国中医医院有5人被当地警方拘留。这5人在7月底一次出诊时,涉嫌对一名被车撞伤的流浪女进行简单包扎后将其丢弃至邻县境内树林,导致该女子第二天死亡。
【标准表述】
我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医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医疗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乃是医生的天职。可从上述事件来看,既不见医生有丝毫"仁心",也不见医院提供协商解决的办法,强硬的"缝后拆"发生在一家有上百年历史的公立三甲医院,拆开患者的伤口,不仅拆掉了当事医生的医德,也拆掉了和谐医患关系的桥梁,拆掉了人们对于医院的正常价值判断。
认钱不认人的医德沦丧
近年来,一些医院见死不救、见伤不治的情形时有出现,而医院拒绝施救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因为患者无力承担医药费用。担心提供医疗服务之后不能"回本",这种利字当头、不管不顾的态度,显露出部分医务人员对待患者的冷漠。缝针、拆线,两次手术的实施表明,有些医务人员并不在意医疗资源的浪费,而更在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买卖是否兑现。由此来看,医院光顾着赚钱,凡事以金钱收益为衡量标准,
以药养医的弊病
同样的伤口,同样的处理流程:缝线、打石膏,小曾去的另外一家医院只花了800多元,才是武汉市第三医院1830元的零头,你能说这家医院没有按"物价局和卫生局批准收费"?
现实是,一些医院成了地地道道不折不扣的市场化公司,在经济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下,无止境地追逐暴利。这些年,无病乱查、小病大治,大病往倾家荡产里治,是难以解决的医疗痼疾。比如,给两周岁儿童作梅毒项目检查、有个感冒发烧的检查费用动辄上千、住院40天,医药费高达33万余元,人命还保不住……在利益、捞钱的"感染源"之下,病态医院开出了若干泡沫诊方。不少医生,以天价医药清单搞个人"创收"。而此案中的当班医生,那1830元费用的出炉,估计道理便在于此。
公立医院应回归公益属性
不打破"以药养医"的机制弊端,不从体制层面回归医院的服务性、公益性,就算扯着嗓子,把救死扶伤是天职的逻辑重申N次,也终究是瞎子点灯。
医改一直在蹒跚前行,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属性是医改最贴近民心的良方。然而,"无钱就拆线"这一拆也拆出医改之痛。何时让卫生部的铁规掷地有声,落到实处;何时让患者的医药支出实实在在地降下来;何时让利欲熏心的医院受到惩戒,何时让"无钱就拆线"的无良医生走投无路,才是医改真正取信于民的关键所在。
全国性的医疗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之中,如何扭转医院的"金钱眼"和医生的"功利病",是改革的重点所在。在宏观层面,有关部门要正视极端个案反映出来的问题,加大医院投入、加强机构管理、完善居民保障。
医生的血管里不能没有"道德的血液",医院也不能失去"治病救人"的底线。
【深度分析】
在现行体制下,医院的公益性几乎无法体现。没错,医院确实没有超标收费,所有的价格都是经过物价局核准的。但定价高得吓人,这等于是变相把穷人赶到小诊所甚至黑诊所去。虽然医院不是慈善机关,但也不能像个商业机构一样,首先考虑的不是救死扶伤而是自己的盈亏。为小曾拆线的,除了医生,还有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
责编:王怡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