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陕西正处在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转变的重要关口。为支撑经济从高速度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推进交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陕西加快了部门协作、上下协同、产业融合的步伐,优化整合交通与旅游资源,探索出一条“轨道+旅游”融合联动发展的模式。
“轨道+旅游”的陕西思考
陕西是旅游大省,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从以周、秦、汉、唐为代表的灿烂古代文化,到中国革命的经典红色景区,再到黄土高原、秦岭巴山的自然风光,无不令人心驰神往。旅游业更是陕西的支柱产业,据《陕西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数据统计,“十二五”末陕西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7.95%,带动全省农村脱贫人口超过60万,对全省一、二、三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按照发展规划,“十三五”末陕西旅游业增加值将达到全省GDP的8.8%,综合贡献达到15.8%,旅游业总收入达到6100亿元,推动陕西旅游强省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推动下,陕西旅游业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全域旅游”是2016年由国家旅游局首次提出的,它旨在打破“景点旅游”的传统模式,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全新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2016年陕西省政府在《关于加快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现全景式覆盖、全产业发展、全季节体验、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格局。
发展“全域旅游”,交通运输先行。2017年,交通运输部、国家旅游局、国家铁路局、中国民航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开发银行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增强旅游交通有效供给,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品质,探索建立旅游交通规划、建设、运营新机制,形成融合联动发展新模式。
陕西省在推动“轨道+旅游”方面进行了系统布局,采取了系列措施:目前,陕西在全力推动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建设的同时,积极扶持开设旅游专列,着力推进绿道(沿山生态观光体验廊道)、蓝道(河/江滨观光体验廊道)、紫道(历史文化观光体验廊道)、旅游轨道建设。此外,陕西铁路部门还以“轨道+旅游”创新模式为主题,增开了各种特色的旅游专列,将美食美景、休闲避暑、养志研学与列车线路进行有机整合,如“2018春满中国醉西安”、“端午古镇‘粽’是情” 等旅游活动,将高铁旅游推向高潮,乘高铁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休闲时尚。
“轨道+旅游”潜力无限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轨道+旅游”模式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容量大、综合效益高,已成为促进陕西省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有力推手。通过“轨道+旅游”融合发展,力争实现建设一条新线路、带动一个新产业、造福一方老百姓的综合效益。
通过“轨道+旅游”不仅可带动工业、农业、文化、体育、卫生及现代化服务业等产业全面联动发展,而且有助于破解陕西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在工业领域,“轨道+旅游”可依托省内丰富的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资源,整合并深化工业旅游产品建设,拉动钢铁、电子、建材、旅游装备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又如,在农业领域,通过“轨道+旅游”可大力培育特色乡村旅游,拉动旅游客源,促进农副产品加工贸易,推动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此外,“轨道+旅游”与文化、康养、研学等等业态相融合,在加快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必将孕育出更多更富有特色的旅游景区及复合产品,从而实现“旅游+轨道”与相关产业在新时期内共同发展。
“轨道+旅游”在精准扶贫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扶贫不能光感情扶,还必须统筹谋划、久久为功,除了送项目、送资金以外,更要送规划、送发展,而“轨道+旅游”可以作为一个支点,撬动其他要素的聚集发展,增加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十三五”时期,是陕西省打造旅游强省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陕西省着力打造的“轨道+旅游”新模式更加注重深挖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并促进相关产业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整合、提升,为陕西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新活力。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