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走进校本教研之五 实施校本教研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教研与科研的关系。教学研究分为常规教学研究和教育科学研究两类。
1联系 教研和科研都是教学领域的研究活动,许多科研问题同时又是教研问题。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如何转变学困生,因材施教。教研是基础,科研是发展,都包含创新。
2区别 a研究对象不同。教研主要是对已知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的实践应用,是教师与自身教学的对话,是应用研究、行动研究;科研主要是对未知的教育理论,教育规律的一种探索验证,是基础研究、专业研究。b研究内容不同。教研是对教学实际问题,具体问题的研究,包括教材研究、教法学法研究、考试评价研究、教学常规研究等;科研是对教育各个领域和方面的规律性,发展性问题的研究,如教育调查、教育观察、教育经验总结、教育课题实验研究。c研究目的不同.教研在于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任务,并提高教学效率质量;科研是对教育工作中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使问题获得解决,从而推动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向前发展。d研究功能不同。教研是学校发展的自我开发、自我提升,保证教学工作的稳定性、继承性和创新性;科研解决社会发展的教育需求,保证教学工作的发展性、开放性和理念的重大突破。e组织系统不同。作为一所学校常规教学研究的基点在各科教研组,教研组是常设组织;科研研究的基点在课题组,课题组随课题立项,结题而成立解散。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开展的教研应是教学研究,即使搞科研也必须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搞,把教研中发现的问题转化为科研课题,并把科研成果又用来指导教研,把它们当成一件事来做而不是两张皮,否则会很累。实际上在教研时只要深入进去,搞清细节,给其以系统地回答,说明影响事物的有关因素有哪些,它们之间如何相互影响、程度如何等,教研也就有了科研的特征。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传统教研和校本教研的关系
适应新课改实施校本教研并不是否定传统教研,而是传统教研的改革和完善,使学校教研工作更好的服务教学、服务课程。
1联系 传统教研是基础,许多内容方式包含着校本教研因素。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公开课、业务学习、教改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是传统教研的继承和创新、补充与完善,二者相辅相成。如集体备课现在讲跨学科跨学校,备课资源共享,评价方面改统一形式、内容、节数为个性教案、活页教案,给教师发展提供空间。
2区别 a教研方式不同。传统教研是自上而下,由上级教研部门组织活动,学校服从、服务于上级安排,教师被动参与;校本教研是自下而上采取行动研究的方法,即问题——设计——行动——反思的模式,研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专业发展。b内容不同。传统教研是统一教研内容,围绕教材统一进度、要求、作业、教案设计;校本教研内容开放,强调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而非他人的问题,是学校教室里发生的真实问题而非假想的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而非一般随意性问题。c教师角色不同。传统教研中教师是研究和实验的辅助者、配合者、执行者;校本教研中教师是研究主体、专业工作者、研究员。d研究过程不同。传统教研往往脱离教学实际而被动研究,解决日常问题存在盲目性、随意性;校本教研把日常教学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凸显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延续性。
因此,对传统教研不能打死否定。如申请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常规性教学研究活动,都是与校本教研同生共长的,教学研究形式不仅要继承做好而且要提高发展。注意不能赶时髦,大小活动不管是不是校本问题,也不管是不是研究,都称是校本教研。如老师开了一节课,请几个人来听,讨论解决了某个问题就是校本教研,这其实是对校本教研的曲解,不能把日常普通活动都贴上校本二字,对校本教研泛化理解,不利于校本教研的健康发展。
<三>防止校本教研走入四个误区
1形式主义倾向。
a教研主体与教研分离。认为校本教研是部分教学骨干、青年人的专利,研究是个人单层次的研究,没有合作交流的风气。
b 对校本教研理论认识不够,认为是额外负担,不会发现问题。
c把校本教研当成是作秀的手段,研究问题一味求大、求高,研究的问题脱离实际。
2内容窄化。偏重课堂教学教法研究,忽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实践活动的研究。
3经验主义倾向。
a 实践与理论脱节。凭经验听课评课,解决问题,缺乏对问题的持续关注。
b不愿学习理论,追求研究形式简单化或希望有现成的模式来用。
c仅仅关注个人经验,不学习不关注他人的经验和成果。
4教研和研教分离。
a新课程教学中的知行脱节。
b教研与教学两张皮,问题意识淡薄。}
c缺乏对具体问题的深入持续关注,没有研究意识。
校本教研活动基本流程
1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 教师反思——提出问题(困惑)——讨论诊断——形成共性问题
2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主题 分析比较——形成研讨主题——活动前通知——教师准备
3设计研究方案 目标确定——对象选择——具体步骤——时间划分——方法选择
4围绕主题组织研讨课和收集资料准备主题发言 说课准备——收集相关资料——主题发言——再备课
5开研讨课
(1)践行主题(2)教学理念(3)教师角色(4)学习方式
(5)教材处理(6)发展创新(7)学法指导
6做好听课记录
内容 目标 过程 板书 重点提问 典型发言 师生互动 有效方法手段 教学失误不足
7写出书面评课意见 成功经验和做法 改进意见和要求 感受和体会
8引领主题发言 说课评课 主持引领 教者说课 集体评课
9围绕主题现场对话 讨论 专家点评 分析整理材料得出结论
10教研活动总结 指导思想 目的 主要任务 准备工作 实施过程 主要成果 反思 对下次活动建议
11写出活动案例 主题陈述 目标 主要任务 实施过程 活动反思 专家点评
12成果应用
责编:杨粟梅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