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其它资料

台湾地区STS学科的发展特色及其启示

2020-01-21发布者:青青草大小:49.55 KB 下载:0

一、台湾地区 STS 学科的发展历程 台湾地区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开始引进 STS 学科,其后大致经历了以下 几个阶段: (一)开创与初步发展时期 确切地说,台湾地区的 STS 学科萌芽于科学教育,发端于 STS 教育,而 开创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对于台湾地区 STS 学科的开创,有一个里程碑的 事件不得不提,即 1990 年 5 月美国著名 STS 学者亚格尔(Yager))受邀到台湾 讲学,并在岛内主持 STS 的研讨会,推广 STS 教育理念。在这个时期,台湾 师范大学对 STS 教育理念的推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由于上世纪 90 年 代中后期台湾地区各师范学校陆续升格为大学后加大对 STS 教育的研究力度, 产出了较多的与 STS 教育有关的研究论文[2]。因此,台湾地区的 STS 研究在 这一时期有了初步的发展。而来自一些高校,尤其是师范院校的科学教育中 心,以及一些高校的科学教育的研究所,是这一时期 STS 研究的主要机构。 可以说,这一时期台湾 STS 学科的发展主要倾向于 STS 教育方面,如研究 STS 课程设计理念,STS 科学学习、教学与师资培训等等。从总体看,这个 时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比较欠缺。 (二)转向与全面发展时期 从 20 世纪中后期开始,一大批原属于科学哲学、科学史、社会学以及 其他领域的学者开始涉足 STS 研究。学者们研究议题的多元化也使台湾地区 STS 研究的重心从原先偏重于 STS 教育研究转向于涵盖人类社会与科技互动 所产生的社会性问题的研究,以期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有效互动。总而 言之,除了原先 STS 教育研究之外,这一时期台湾地区的 STS 研究可谓四处 开花,全面发展。一些高校的 STS 研究富有特色且表现突出,如清华大学(新 竹)和阳明大学的医疗、性别与身体领域的研究,阳明大学的技术与社会研究, 台湾大学的医疗社会学、科技与民主、科学教育的公民参与研究,成功大学 的科技、医疗与社会的研究等。 从这一时期开始 STS 学者还大力谋求 STS 学科的建制化,如台湾清华大 学“科技与社会组”的设立(2000)、《科技、医疗与社会》的创刊(2001)、成功 大学“社会、科技与医学研究中心(STM)”)”的成立(2007)。并且这一努力也得 到官方的有力回应,如在官方的扶持下,由台湾著名的 STS 学者傅大为倡导 的台湾“STS 虚拟社群”(2002)的创建就是最好的例子。“STS 虚拟社群”的诞生 是台湾 STS 研究学术阵营初步形成的标志。台湾地区是“东亚 STS 研究网络” 的重要成员,多次参加并于 2003 年承办 “东亚科技与社会国际会议(East Asian STS Confer)ence)”等。值得一提的是,台湾地区 STS 学者在台湾“国科 会”资助下,联合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学者在 2007 年共同创办 了《东亚 STS 研究国际期刊》(EASTS)。《科技、医疗与社会》和《东亚 STS 研究国际期刊》是台湾地区 STS 研究的专门刊物,发表大量台湾学者 STS 的 研究论文。除此之外,如《中国科学史通讯》、《科学史通讯》、《通识教 育季刊》、《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科学发展月刊》、《科学人》等其他 一些刊物,也时有登载台湾地区 STS 学者的研究成果。 (三)整合与深入发展 从 2008 年至今,台湾地区 STS 学科发展有个重要特点――整合。首先 是表现在研究机构和学术共同体的整合。2008 年是台湾 STS 学科发展史上 最重要的年份之一。就在这一年,台湾阳明大学整合校内外 STS 研究资源, 创建了台湾地区第一个直接以 STS 命名的相关系所――阳明大学 STS 研究所。 该所也是台湾地区最早招收硕士生的单位。同年,在台湾地区 STS 学者的共 同努力下,“台湾 STS 学会”得以成立,标志着台湾地区 STS 学术共同体的最 终形成。随后,台湾的交通大学也建立了 STS 研究中心。2009 年,在整合 台湾清华大学(新竹)、阳明大学与交通大学三家 STS 的教研机构的基础上, 台湾联合大学系统成立了 STS 研究中心。它的出现,也说明台湾地区各高校 意在加快 STS 教育资源的整合,谋求 STS 教育的“本土化”,以加强台湾高校 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的决心。其次是表现在 STS 研究两种取向的整合上。台湾 地区 STS 研究存在着两种取向:一是科学教育取向;二是社会学取向。这种两 种取向的 STS 研究原本壁垒森严,各自为政。而从近年的发展态势看,情况 似乎有所好转。如 2010 年在台湾大学举行的“STS 研究团队整合研讨会”,其 副标题――“大 S 面对小 S:科学知识面对社会(Science vs. Society)”)”、“谁的 STS?哪个 STS?(Whose STS? Which STS?)”,旗帜鲜明地表明台湾学者意图整 合上述两种 STS 研究的决心[1]。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各个领域的学者进行了 充分交流和探讨,对今后台湾不同研究旨趣的 STS 研究的整合具有重要的推 动意义。整合既是这一时期台湾 STS 学科发展的一种特点,也是台湾 STS 学 科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体现。此外,台湾 STS 学科的深入发展还表现在其 研究主题与内容的变化上,纵观台湾地区 STS 的研究主题,经历了从对科学 技术的跨学科研究,到科技、医疗和性别的社会建构,再到公众理解和参与 科技、医疗和社会政策决策的民主化等一系列社会运动的过程[3]。 二、台湾地区 STS 学科的发展特色 在发展过程中,台湾地区 STS 学科形成了自身的一些特色,值得一探。 (一)多元立体的建制构架 目前台湾地区 STS 学科已经构建起一个形式多样,内外互动,行之有效 的立体化的建制体系。首先,台湾地区地方政府较为重视 STS 学科的发展, 设置专门的机构如台湾“教育部顾问室”的“STS 计划办公室”和“国科委”的“科技 与社会(STS)”部,从事 STS 的教育与研究工作。其次,台湾地区高校成立专 门的 STS 研究机构,如台湾清华大学的“科技与社会组”、阳明大学 STS 研究 所、交通大学 STS 研究中心、台湾联合大学 STS 研究中心、台湾高雄海洋科 技大学 STS 研究中心。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如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彰化大学、 台湾大学、台湾高雄师范大学等专门设置科学教育中心、科学教育发展中心 以及科学教育研究所进行 STS 相关研究。第三,从社会团体看,台湾“科学教 育学会”、“台湾 STS 虚拟社群” 以及“台湾 STS 学会” 的成立对整合 STS 研究 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此外,一些社会机构和场所,如台湾科学教育 馆、台湾“科技政策研究与资讯中心”、海洋科技博物馆、台北市立天文科学 教育馆的创建也为 STS 学科发展营造较好的社会氛围。第四,除了在岛内推 进 STS 学科建制之外,台湾学者还大力发展 STS 学科的对外交流,如与中国 大陆、日本和韩国学者联合创办《东亚 STS 研究国际期刊》、积极参与“东亚 STS 研究网络”和“亚太 STS 网络组织”。最后,从学术刊物看,在台发表 STS 研究的主要刊物有:《科技、医疗与社会》、《东亚 STS 研究国际期刊》、 《中国科学史通讯》、《科学史通讯》、《台湾社会学》、《科学教育学 刊》、《台湾社会研究季刊》、《科学教育研究与发展》、《科学月刊》、 《通识教育季刊》、《民主》等。此外,台湾 STS 学者还出版了多部关于 STS 的著作和文集,其中以 STS 读本――《科技渴望社会》、《科技渴望性 别》和《科技渴望参与》最为著名。 (二)“官”“民”互推的动力模式 从台湾地区的 STS 学科建制来看,它已逐渐走向成熟。这一方面得益于 台湾地区 STS 学者的努力,另一方面也离不开台湾地区官方的扶持和帮助。 可以说,正是这种“官”“民”互推的学科发展的动力模式,才造就了台湾地区 STS 学科的蓬勃发展。 从 STS 教育学取向看,1990 年 5 月台湾“国科委”为了让科学教育界能够 更深层地了解 STS 科学教育理念及应用,特别邀请美国著名学者亚格尔 (Yager))到岛内主持 STS 的研讨会,推广 STS 教育理念,并于 1993 年开辟资 助 STS 教育相关课题研究的先河。这一时期,台湾师范大学在引进和推广 STS 教育,联合其他院校进行 STS 研究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 STS 研究 社会学取向来看,台湾政府在 1991 年 1 月举办的“第四次‘全国’科学技术会 议”,首次将“社会人文”列为主题,目的在于融合“两种文化”的分离 [3]。而当 时台湾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领域内部也正在酝酿着一种“外部转向”,部分学者 逐渐转向 STS 研究,并大规模地引进西方的 STS 理论。可见,在台湾地区, 无论何种取向 STS 研究的开创都可视为“官”“民”互推的结果。 在此后台湾 STS 学科发展历程中,这种“官”“民”互推形式更是屡见不鲜。 譬如,为了创建学术阵营,以傅大为为首的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 等领域内对 STS 感兴趣的学者,率先建立了“科技与社会”的电子邮件列表 (email list)。学者之间的这种自发的行为最终得到官方的支持和帮助。2002 年,在台湾“教育部”的支持下,台湾 STS 学者通过一个名为“STS 社群建构”的 整合型项目,建立了一个跨校、跨领域的台湾 STS 社群,即台湾 STS 虚拟社 群。经由这些推动,2008 年台湾地区成立了“台湾 STS 学会”,标志着这种 STS 学术阵营的最终形成。又如,在《东亚 STS 研究国际期刊》(EASTS)问题 上,也反映出上述的互动和努力。《东亚 STS 研究国际期刊》之所以能在台 湾创刊,当然离不开台湾 STS 学者的多方努力,但也离不开台湾“国科会”资 助。否则,EASTS 能否在台湾创刊还是个问题。而 EASTS 在台湾创刊,无疑 对提高台湾 STS 研究的国际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三)个性鲜明的研究风格 台湾 STS 学者许多人都具有欧美留学的经历,如傅大为、林崇熙、吴嘉 苓、雷祥麟、王秀云、王文基、陈恒安等人均有师承欧美的学术背景。因此, 他们也大都采用欧美的理论进路来进行 STS 研究和教育。其中库恩、默顿、 史蒂文?夏平和西蒙?谢弗 、蕾切尔?卡逊、福柯等人的著作对其影响甚广。 台湾学者认为 STS 的行动者可以在当代各种的科技争端中扮演协商和代言的 重要角色。因此,他们倾向于运用科学知识社会学及其对称原则、科技的社 会建构论、行动者网络理论、科技系统论等理论进行 STS 研究。 台 湾 STS 学 界 奉 行 的 是 一 种 “ 全 球 化 思 考 , 本 地 化 行 动 (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的理念。虽然,在 STS 理论与方法上,台湾学者大 都秉承西方传统,但他们关注的多是岛内有争议性的重大科技与环保议题, 如核四存废争议、焚化炉争议、“国家”公园设立与原住民权益等问题,并将 视角转向了日常工业生产和家庭生活,研究在科技社会化进程中人与科技之 间相互塑造的关系[3]。所以,一些学者把台湾 STS 研究的特点表述为“关注 日常生活的科技社会学”,是不无道理的。这样的研究路径,使得台湾 STS 研 究具有相对确定的主题和范式,亦使得 STS 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性与反思性。 就整个东亚地区的 STS 研究状况而言,台湾 STS 学者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 两点:一是后殖民时期科学技术社会史研究;二是科技与医疗、性别关系的研 究。岛内许多著名的 STS 研究机构都把它们作为自身的主要研究方向。 (四)研究与教育相得益彰 台湾 STS 学者大都来自各个大学,在坚持研究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同时, 他们还非常重视研究与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当然,他们的这种努力也得 到了官方的有力支持。如前文所述,台湾地区“国科委”的科教处早从 1993 年 起,就开始资助第一项有关 STS 教育的专项研究。而从 2002 年开始,“国科 委”的人文社科处增设“科技与社会(STS)部”资助高校的 STS 课题研究。此外, 台湾“教育部”则在 2003 年专门成立“STS 计划办公室”,大力扶持 STS 的教育 和研究。学者们正是通过这些资助计划和“校本化”课程,把 STS 研究和教育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如从 2010-2011 学年台湾“教育部 STS 办公室”的资助项 目看,成功大学微生物及免疫学研究所的“医疗、科技与社会学程:整合及培 育南台湾医学医疗科技跨领域教学资源”计划、阳明大学临床暨社区护理研究 所的“护理、医疗科技与社会”计划、长庚大学中医系的“健康、医疗技术与社 会”计划、南台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的“科技与社会(STS)及工程伦理”跨领域教 学计划等都是极富校本特色的教学课题[4]。 三、台湾地区 STS 学科发展之启示 海峡两岸几乎都是同一时期引进 STS 学科的,但从总体上看,台湾地区 STS 学科发展得较为成熟,其发展经验对大陆地区 STS 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 的启示作用。 (一)加大政府扶持 STS 学科的力度 从整体上看,大陆地区 STS 学科的发展极其不平衡。一些省份开展得较 好,而许多省份却几乎没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原因有多方面。它既 需要 STS 学者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官方的有力支持。纵观台湾 STS 学科发展 的历程,官方的扶持无时不在。从 STS 学科的引进、STS 教育的推广、STS 研究课题的资助、STS 社团的成立、STS 资源的整合等方面上看,都隐藏着 官方重要的推手。可以说,没有官方的扶持,台湾 STS 学科的发展不可能有 今日之成就。因此,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台湾地区的做法,在团体孵 化、课题资助、社会认同等方面加大对 STS 学科的扶持力度,加速其建制化 进程。 (二)多管齐下打造 STS 的学术阵营 台湾 STS 学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在傅大为等人倡导下,并且在官方 协助下成立了台湾 STS 虚拟社群(2002)这一学术阵营,自从它诞生之后,台 湾地区 STS 学科发展的面貌为之一新,不同学科背景的纷纷加入这一阵营, 扩大了 STS 学科的影响力。诚然,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有 STS 的全国性组织, 一个是中国 STS 研究会筹备委员;另一个是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STS 专业委 员会。这两个组织对团结全国 STS 学者、推动 STS 学科发展都起到过重要的 作用,但它们的号召力与影响力还是有限的。如中国 STS 研究会筹备委员会 成立于 1994 年,但至今仍处于筹备状态,以至于许多人忘记了它的存在。 而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STS 专业委员会则是寄身于自然辩证法的“大口袋”, 开展工作名不正言不顺。此外,纵观全国各地,STS 学者也大都寄身于“自然 辩证法”和“软科学”的阵营之中,很少拥有自身独立的阵营。因此,推动 STS 学术共同体的最终成立是件迫在眉睫的大事。首先,要整合两个全国性的 STS 组织。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有关部门可在全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STS 专 业委员会基础上,打造出一个独立的、具有更大包容性的 STS 的全国性组织。 其次,要整合 STS 研究的人力资源。不仅是要整合“软科学”和“自然辩证法”领 域中的学者,而且要整合自然科学领域、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 STS 有研究的 学者,甚至于科技工作者、政府人员也应当被列入整合的对象,在全国各地 建立起一种拥有独立学科地位性质的学术阵营[5]。打造 STS 学术阵营并非易 事,不仅需要 STS 学者的努力,如一些知名学者的呼吁和推动以及 STS 学科 规范的制定等,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介入,大力的扶持。 (三)推动 STS 的教育和研究的合作 如前文所述,台湾地区 STS 学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教育和研 究相得益彰”,无形中形成一股合力,不断地推动 STS 学科的发展。反观大陆 地区,虽然引进 STS 学科已有多年,也成立了一些 STS 教育和研究的专门机 构,但 STS 教育与 STS 研究大都还处于相分离、相脱节的状况,如一些高校 STS 机构的老师,只希望在科研上有所作为,而不愿意承担基础的教学;又如 一些高校老师,对 STS 研究虽有造诣,但学校没有专门的 STS 教研机构,或 者学校根本就不重视 STS 教育,那也妄谈教育与研究的相结合。鉴于这种状 况,台湾地区的发展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已有 STS 教研机构的高校,要出台相应的规定,要求机构中教师必须从事 STS 教学, 把自己研究的成果融入课堂中,在教学实践上形成合力以提高 STS 教育的实 际效果;在一些条件成熟的高校,要抓紧成立 STS 教研机构,使一些对 STS 研 究有所造诣的教师有其用武之地;在一些暂时还不能成立 STS 教研机构的高校 要鼓励对 STS 研究有兴趣的老师开设有关 STS 的素质拓展课程,这对于提高 STS 学科的认同感和学生综合素质大有裨益。其次,各高校要依托特色资源, 开发设计出具有本校特色的 STS 课程体系。这样方能有的放矢,提高 STS 教 育的实际效果。而且,要转变原有单调的课堂讲授的教学模式。在 STS 教学 上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模式,如可采取讨论、座谈等形式的教学加强师生间的 互动[1]。此外,STS 教育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不能局限于高校层面,其他类型 的学校也应该注重这样的结合。当然,STS 教育与研究的有机结合也不仅仅 局限于学校层面,而是要充分整合 STS 研究与教育的资源,把这种结合延伸 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唯有如此,才能提升 STS 的学科地位,推动它的发展。 (四)兼收并蓄提升 STS 的研究水平 STS 学科是舶来品,即由国外引进的。因此,要提升 STS 的研究水平, 固然需要批判性地吸收国外 STS 理论和方法,跟踪借鉴国外先进的 STS 研究 经验,以拓展自身的研究视野。然而,仅仅如此是远远不够的。从台湾地区 STS 学科发展的经验来看,扎根本土化问题研究才是其蓬勃生机的活水之源。 作为一个具有几千年文明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所面临的 STS 问题 确有自身的特点,如我们是发展中国家,因此 STS 研究的一个重要旨趣就是 为实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服务;又如我国的社 会主义性质决定了 STS 研究必须遵循共同富裕的价值导向,因此如何以 STS 的新视角推动科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与政策研究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再如我 们是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如何利用 STS 观念,批判吸收传统文化 中的积极因素,以推动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也是 STS 研究的一个重要使命。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3 页,此文档共6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如果当前文档预览出现乱码或未能正常浏览,请先下载原文档进行浏览。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下载需知:

1 该文档不包含其他附件(如表格、图纸),本站只保证下载后内容跟在线阅读一样,不确保内容完整性,请务必认真阅读

2 除PDF格式下载后需转换成word才能编辑,其他下载后均可以随意编辑修改

3 有的标题标有”最新”、多篇,实质内容并不相符,下载内容以在线阅读为准,请认真阅读全文再下载

4 该文档为会员上传,版权归上传者负责解释,如若侵犯你的隐私或权利,请联系客服投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