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①超市货架上的可乐 ②淘宝网上热销的第四代苹果ipad ③母亲为儿子做的午饭 ④甘棠湖水
发布时间:2021-04-24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张三同学携带两张五元的第三套人民币到新华书店买书,新华书店售货员告诉张三这两张五元人民币在2000年已经由国家规定退出流通领域,不能再买书。这说明( )
A.纸币可以执行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纸币不具有储藏手段职能
C.纸币的流通由商店决定
D.纸币的发行、流通、退出流通由国家决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某公司王经理在进货时款未带足,还差5000元,由于供货方李经理和他比较熟悉,便让他把货提走了。第二天,王经理就把5000元交到了李经理处。这5000元行使的是货币的_____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货币没有铜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上述材料说明 ( ) ①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商品和货币是一对孪生兄弟 ④货币是社会财富的象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假定2012年我国某商品M的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134元,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为1美元=6.7元人民币。如果2013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通货膨胀率为20%,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则下列对其价格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为21美元 ②为19美元 ③比以前高了 ④比以前低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如果在一年里全社会用现金支付的销售商品总量为5 000亿件,平均每件价格水平为8元,在这一年里货币平均周转5次。那么,这一年里货币发行量应为________亿元。如果这一年实际发行了16 000亿元纸币,这时的1元钱相当于________元,这会引起________。
A.8 000 0.5 通货膨胀
B.4 000 0.2 购买力降低
C.16 000 2 纸币升值
D.2 000 3 购买力提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小张本月领取了3000元的工资后,在服装店购买了一件打折上衣,标价180元,实际支付了110元,在这里,3000元,180元,110元分别执行的货币职能是
A.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C.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纸币之所以能够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是因为
A.纸币是国家发行的
B.纸币是劳动产品,也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C.纸币就是货币
D.纸币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李女士花2800元人民币购买了一根金项链。这2800元人民币本质上是
A.流通手段
B.价值符号
C.价值尺度
D.一般等价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①转帐结算 ②信用卡 ③有价证券 ④支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 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③作为交换媒介,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可以分离 ④“劣币”作为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