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4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在现行政策框架下,对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生产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进口所需的机器、设备等货物予以免税。下列各图中正确反映该政策对试验区内上述企业进口机器、设备影响的是( ) (注:图中D1为该政策实施前需求量,D2为该政策实施后需求量,价格不含关税)
发布时间:2021-04-20
A.①
B.②
C.③
D.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1年2月21日,1美元对人民币报价为6. 57元。自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已累计升值24%。据此推算,2005年我国实行汇率制度改革时100元人民币大约兑换
A.8美元
B.11美元
C.12美元
D.14美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甲乙两国货币汇率原来为1:6,之后,甲国为刺激经济增发货币20%,同期乙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甲国进口商从乙国进口原价格120元一件的A商品,用甲国货币支付为
A.20元
B.16元
C.14元
D.24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05年—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表(100美元兑人民币),上述材料说明
A.美元汇率升高
B.人民币贬值
C.美元升值
D.人民币汇率升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出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停止资金流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2011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下列措施能够起到扩大消费需求作用的是
A.提高存贷利率
B.“家电下乡”财政补贴
C.提高人民币汇率
D.增加政府债券的发行量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下图反映的是2014年2月份某种商品供求量(Q)随价格(P)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定其它因素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当D0向D1移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下降了 ②当D0向D2变动时,可能是该商品的互补商品价格升高了 ③当P0向P1变动时,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将增加 ④当P0向P2变动时,可能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假设某国公务车市场长期被进口高档汽车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该国对国产自主汽车品牌提高采购比例;受此影响,进口高档车需求量减少,使国产自主汽车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进口高档汽车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注:E代表国产自主汽车品牌的需求量,F代表进口高档汽车品牌的需求量)。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图反映了近几年我国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的现象,“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对此,正确说法( ) ①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 ②价格处于低谷时,生猪处于卖方市场 ③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小生猪出栏价波动幅度 ④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问题需要加强宏观调控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自2012年7月1日起,国家对居民用电实行阶梯电价。由于电暖取暖方式耗电量大,预计实行阶梯电价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居民选择水暖(通过水管散热网络供暖)取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居民取暖方式主要由国家政策决定 ②电暖消费属于享受性消费 ③电暖需求与电价呈反向变动 ④电暖需求受水暖价格的影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假设A国2013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2014年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而此时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也比2013年提高20%。如果其他条件不变,2014年用A国货币表示的单位M商品的价格与2013年相比,变化情况是
A.提高了1/6
B.提高了1/24
C.降低了1/6
D.降低了1/24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