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生活与消费(22)1

目前,我国的一些商品存在着“过度包装”问题,如果请你针对其危害,向消费者写一份“倡导绿色消费,抵制过度包装”的倡议书,符合上述要求的选项是()①商品包装质量是价格和消费的决定因素②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③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④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发布时间:2021-04-17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看漫画,人们由“钱货两清”的消费向“贷款消费”的转变,体现了

    A.消费结构的变化

    B.租赁消费有利于节俭

    C.贷款消费是最科学的消费

    D.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礼品需求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档次不断提高的趋势。为满足市场需求,相关部门每年都在开发大量的新产品,想方设法从贺岁市场分得一杯羹,这表明( ) ①家庭消费的层次由低向高递进发展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③为社会提供新的消费品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④市场能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当前,租赁消费方式正进入我国一些百姓家庭。据调查,目前已开展的租赁业务主要有:图书、音像制品:婚纱、摄像机等婚庆用品;学步车、婴儿床等儿童用品:电脑、传真、小轿车等高档消费品。对租赁消费的兴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是人们消费水平下降的表现 ②租赁消费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途径 ③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影响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④租赁消费有利于提高消费的科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改变产品结构有利于商品生产者从

    A.等价物的角度满足商品购买者的需要

    B.使用价值的角度满足商品购买者的需要

    C.交换价值的角度满足商品购买者的需要

    D.价值形式的角度满足商品购买者的需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漫画《一肩挑》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提倡

    A.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

    B.生产多少,消费多少的原则

    C.合法致富,科技致富的原则

    D.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宋代诗人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人俗不可医。”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要注意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

    B.要发扬勤俭节约的精神

    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

    D.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03年,我国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5.6%。以上数据说明:(    )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比较高  ②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比较低  ③我国城市居民收入比较高  ④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物价被称作是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晴雨表”。下列对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居民消费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波动运行态势

    B.2006至2008年总体上处于卖方市场

    C.在收入不变的条件下2008年居民消费水平会下降

    D.2006年物价水平低表明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好于其他年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春节刚至,中国的汽车市场再起风波。广本雅阁、别克君威和福特蒙迪欧引领的中高档车市场降价潮本周继续蔓延。近日,一汽大众奥迪、北京吉普接过了降价的“接力棒”,纷纷大幅降价;上海大众也推出了增加配置不加价的新款帕萨特。但人们从车市了解到,降价后市场反应相当平淡。降价后消费者反应平淡,这说明(  )

    A.中国人民群众的购买能力低

    B.多数公民不需要汽车

    C.我国的消费者已开始理性消费

    D.中国的汽车市场无法启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为期三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9年12月7日闭幕,从会议释放的信息来看,2010年的政策基调并没有出乎市场的预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宽松”依旧,民众关心的楼市、车市优惠政策依旧延续。以下对“宽松”财政政策的采用判断正确的是①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增加税收        ②减低失业率③扩大社会总供给拉动经济增长        ④刺激总需求增长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