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政治 >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生活与消费(6)1

2008年10月23日至25日,由固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单位发起并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在山东省青岛市举行。这次博览会的目的是全面推广、应用能源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装备,加快循环经济项目与资金的对接,促进国内外循环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深化循环经济理念,使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循环经济从消费的原则看,实际上是一种

发布时间:2021-04-16

A.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消费

试卷相关题目

  • 1市民袁先生家2010年的开支清单:食品支出4,交通、通信1.6,教育医疗2.3,其他消费1.7,国债2,股票2.4,银行储蓄1。(单位均为万元)。据此可算出恩格尔系数约为

    A.27%

    B.42%

    C.38%

    D.32%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30年前,拥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三大件”曾是许多人的追求,如今,拥有电脑、汽车、商品房等对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来说早已是梦想成真。新“三大件”取代旧“三大件”的根本原因是

    A.居民收入的增加

    B.求新求异消费心理的变化

    C.消费类型的变化

    D.生产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美国标准普尔公司近日在一份声明中说,燃料价格上涨和贷款紧缩将影响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预计今年美国汽车销量将降至1490万辆,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8年前三个月,北美市场整体下滑接近8%。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消费者只相信货真价实,物有所值。正视这一点,商家才能具有不断发展的持久动力。这说明①生产经营者应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②产品的价格水平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③产品的性能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④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据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居民消费率开始上升。200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A.消费具有生产功能

    B.消费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C.生存资料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大

    D.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变化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影响消费的根本原因是

    A.国家经济发展水平

    B.人口因素

    C.物价水平

    D.家庭收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

    A.合理使用、量力而行

    B.诚实劳动、合法经营

    C.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D.钱是万能的,没有金钱万万不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美国,很少有人全款买房,通常都是长时间贷款。一些收入并不稳定甚至根本没有收入的人,无力偿还贷款从而引发次贷危机,这也成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这启示我们在进行贷款消费时应该                                                                   ①有稳定的收入作保障     ②拥有超前享受和消费观念③考虑未来预期的收入    ④在没有一次性付款的支付能力时采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由于燃油涨价,我国很多地方规定出租车每车次在计价器计价外可另加收1元燃油附加费。对此,出于经济上的考虑,不少消费者决定如果不是碰到很紧急的事就乘公交车,这是因为出租车和公交车①二者互为替代品                         ②二者为互补商品③二者的功能相近,可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求  ④二者的结合能共同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不变更商品的所有权,而获得该商品在一定期限内的使用权的消费属于

    A.劳务消费

    B.租赁消费

    C.贷款消费

    D.发展资料消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生活消费可以分成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这种划分的依据是

    A.产品类型不同

    B.交易方式不同

    C.消费的目的不同

    D.消费品耐用程度不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