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地麻疹历年发病率水平维持在5~20/10万,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73/10万,2006年麻疹发病人数减少,年内总报告新发病例数为21例,该年度当地平均人口为30万。2006年该地区的麻疹流行强度为
A.散发
B.暴发
C.流行
D.大流行
E.大暴发
试卷相关题目
- 1案例:某地麻疹历年发病率水平维持在5~20/10万,2005年麻疹发病率为73/10万,2006年麻疹发病人数减少,年内总报告新发病例数为21例,该年度当地平均人口为30万。2006年该地区的麻疹的发病率为(1/10万)
A.7
B.5
C.10
D.20
E.73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案例:王某因连续高热不退去某三甲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被确诊为患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卫生行政部门可以依法对王某采取下列哪一种控制措施
A.一类传染病控制措施
B.二类传染病控制措施
C.甲类传染病控制措施
D.乙类传染病控制措施
E.丙类传染病控制措施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案例:王某因连续高热不退去某三甲医院就诊,经医生诊断被确诊为患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王某所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属于哪类传染性疾病
A.甲类传染病
B.乙类传染病
C.丙类传染病
D.一类传染病
E.二类传染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案例:在预防或治疗Ⅱ、Ⅲ度烧伤继发创面细菌感染,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肠球菌属等引起的创面感染的临床应用中,除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外,经常采用局部应用磺胺类药物。下列试剂或药物中,与磺胺类药物作用机制相同的是
A.亮氨酸对精氨酸酶的抑制
B.麦芽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
C.有机磷化合物对胆碱酯酶的抑制
D.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酶的抑制
E.苯丙氨酸对胎盘型碱性磷酸酶的抑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案例:在预防或治疗Ⅱ、Ⅲ度烧伤继发创面细菌感染,如肠杆菌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肠球菌属等引起的创面感染的临床应用中,除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外,经常采用局部应用磺胺类药物。磺胺类药物作用特点及动力学特点是
A.药物与酶活性中心内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使酶失活
B.药物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共价结合,改变酶分子构象
C.药物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中心,Km升高,Vmax不变
D.药物与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非共价结合,Km不变,Vmax下降
E.抑制剂只与酶-底物复合物结合,Km和Vmax均下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案例:1998年1月-3月,上海市发生甲肝流行,后经调查证明是人们生吃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所致。下列哪项不属于该次甲肝流行的特征
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病史,不食者不发病
B.如果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产生暴发
C.停止供应该食物后,流行即可平息
D.甲肝在1-3月多发
E.发病无职业、性别差别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案例:1998年1月-3月,上海市发生甲肝流行,后经调查证明是人们生吃受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所致。在这期间有些人为了预防甲肝,到防疫或医疗机构注射丙种球蛋白,这种预防措施属于
A.人工自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自然被动免疫
D.自然自动免疫
E.被动自动免疫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案例:土壤生物性污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类型之一,影响面广,主要可以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以及引起破伤风和肉毒中毒。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的污染及传播方式为
A.人-土壤-人
B.动物-土壤-人
C.土壤-人
D.土壤-动物-人
E.以上均不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案例:土壤生物性污染是土壤污染的重要类型之一,影响面广,主要可以引起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以及引起破伤风和肉毒中毒。破伤风和肉毒中毒的污染及传播方式为
A.人-土壤-人
B.动物-土壤-人
C.土壤-人
D.土壤-动物-人
E.以上均不对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案例:男性,50岁,因高热3天,1天来休克,于12月15日入院。BP40/0mmHg,眼结膜充血水肿。血WBC24×109/L。Hb180g/L,尿蛋白(+++)。诊断应首先考虑
A.流感
B.钩端螺旋体病
C.伤寒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斑疹伤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