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资格类其它 > 司法司法卷二(刑事与行政法律制度)2002年国家司法考试试卷二

甲以出卖为目的,将乙女拐骗至外地后关押于一地下室,并曾强奸乙女。甲在寻找买主的过程中因形迹可疑被他人告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前往解救时,甲的朋友丙却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解救行为。对本案应如柯处理?

发布时间:2024-07-05

A.对甲的行为以拐卖妇女罪论处

B.由于甲尚未出卖乞女;对铝卖妇女罪应认定为犯罪未遂

C.对丙应以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罪论处

D.对丙应以拐卖妇女罪的共犯论处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列有关剥夺政治权利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刑法总则规定,对于故意杀人、强奸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对于严重盗窃、故意重伤等犯罪分子,也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B.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执行完毕之日或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C.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无权参加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D.刑法总则规定:“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但如果人民法院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则不能再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派出所长陈某在“追逃”专项斗争中,为得到表彰,在网上通缉了7名仅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并且已受过治安处罚的人员。虽然陈某通知本派出所人员不要“抓获”这7名人员,但仍有5名人员被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后关押;关于陈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陈某的行为构成滥用职权罪

    B.陈某的行为构成玩忽职守罪

    C.陈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拘禁罪

    D.陈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哪些情形不属于结果加重犯?

    A.侮辱他人导致他人自杀身亡

    B.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与体罚虐待致人死亡

    C.强制猴亵妇女致人死亡

    D.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致其死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陈某趁珠宝柜台的售货员接待其他顾客时,伸手从柜台内拿出一个价值2300元的戒指,握在手中。然后继续在柜台边假装观看。几分钟后售货员发现少了一个戒指并怀疑陈某,便立即报告保安人员。陈某见状,速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后逃离。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陈某的盗窃行为已经既遂

    B.陈某的盗窃行为属于未遂

    C.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不属于中止行为

    D.陈某将戒指扔回柜台内属于犯罪既遂后返还财物的行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A.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黄某、王某二人从境外走私人境假币150余万元。运载假币的渔船刚一到岸、即被海关缉私人员发现。黄某、王某手持铁棍、h首将缉私人员打成重伤后携带假币逃走。对黄某、王某的行为应以哪些犯罪论处?

    A.走私假币罪

    B.运输假币罪

    C.故意伤害罪

    D.妨害公务罪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只为职研选取油品,送给正邮理乙涉嫌非法拘禁一案的合议庭审判号丙5万元,在审判委员会上,丙试图为乙乐脱罪责,但未能得逞,于是丙将收受的5万邓还给甲。甲经过思想斗争,到司法机关主动交代了自己向丙行嫡的行为。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对甲的行为应以行贿罪论处

    B.对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受贿中止

    C.对甲应当适用刑法总则关于自首的处罚规定

    D.对甲可以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黄某(19周岁)和赵某(17周岁)合伙盗窃邻村王某家的耕牛。黄某在门外望风,赵某进牛棚牵牛。由于赵某不小心弄出响声,被王某发现。黄某听到王某的呛喝声,不顾等赵某即逃走。王某手持木根紧迫赵某,赵某为了逃避王某的抓捕,掏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王某身上捅了一刀后逃走。黄某逃到村头刚好遇见巡逻的民警。民警见黄某形迹可疑即将其带回问话,黄某如实将其和赵某合谋盗窃的情况向民警作了交代。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黄某的行为构成盗窃罪

    B.对黄某应当认定为自首

    C.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

    D.对赵某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黄某意图杀死张某,当其得知张某当晚在单位值班室值班时,即放火将值班室烧毁,其结果却是将顶替张某值班的李某烧死。下列哪些判断不符合黄某对李某死亡所持的心理态度?

    A.间接故意

    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意外事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某甲因抢劫他人财物被K县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在侦查期间,某甲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对于该案件,K县公安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A.侦查羁押时间自查清某甲真实身份年月起计算

    B.在查清某甲真实身份以前。不允许其聘请律师为他提供法律帮助

    C.在查清某甲真实身份以前,停止侦查活动

    D.如果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可以按某甲自报姓名移送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