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学历类其它 >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浙江省台州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题高二 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的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毛泽东脱离了第三国际的领导②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实行工农武装割据③新的革命策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情的结合④新的革命策略没有遵守马克思主义优良传统

发布时间:2024-07-03

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一对一服务

  • 报班培训

    电网、中烟、专升本
    线下培训
  • 网课学习

    各种网络课程
    学习辅导
  • 免费资料

    免费资料
    一对一辅导
  • 老师解答

    题目不会做
    一对一辅导

试卷相关题目

  • 1诗言志,史铸诗。诗人毛泽东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按其所对应历史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A.④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苏俄(苏联)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种类最多的时期是

    A.1918年—1920年

    B.1921年—1927年

    C.1928年—1936年

    D.1936年—1941年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列宁在1920年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结合时代背景,对此“公式”合理的理解是

    A.展望了苏联将在20世纪30年代建成社会主义

    B.强调了现代化经济建设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性

    C.新经济政策推动了苏俄电气化的发展

    D.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有充分的优越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刻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继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就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之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平息农民的暴动和骚乱

    C.恢复经济、缓和矛盾

    D.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哪些史实能论证邓小平的这个观点?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

    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

    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中国的土地改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