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学历类其它 >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泉外高二文科周练历史卷㈠ 2014.3.2

在研究商鞅变法时,有学者引用“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出赘:做上门女婿)”。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

发布时间:2024-07-03

A.有利于推动土地私有制以调动劳动积极性

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以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

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以提高政府的赋税收入

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以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一对一服务

  • 报班培训

    电网、中烟、专升本
    线下培训
  • 网课学习

    各种网络课程
    学习辅导
  • 免费资料

    免费资料
    一对一辅导
  • 老师解答

    题目不会做
    一对一辅导

试卷相关题目

  • 1(2013、潍坊高二检测)李悝说: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

    A.奴隶主贵族

    B.商人

    C.新兴地主

    D.农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有的4个血缘部落③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④向公民发放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13、潍坊模拟)下列最能有效防止政治野心家颠覆民主政权的措施是:

    A.战神山议事会

    B.比例代表选举法

    C.陶片放逐法

    D.抽签选举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梭伦在诗中曾写道:“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也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而那些有钱有势的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这表明梭伦改革:①着眼点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恰好满足了平民阶层的需求③没有触动贵族利益 ④过多地扮演了“调停人”的角色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雅典公民推举梭伦为首席执政官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工商业奴隶主的利益

    B.巩固贵族的既得利益

    C.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

    D.征服其他城邦的需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在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产生过消极影响的是:①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 ②重农抑商 ③实行什伍连坐 ④焚烧诗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青苗法实行之后,韩琦从大名府上书宋神宗,指出青苗法的实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对此,宋神宗说:“琦真忠臣,虽在外,不忘王室。朕始谓可以利民,不意乃害民如此,出令不可不审。”宋神宗的态度表明他:

    A.重视收集地方官员对变法的看法

    B.对推行青苗法的态度发生了动摇

    C.已经对王安石的变法失去了信心

    D.对保守派的反对意见仍置之不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下列相同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注重破格使用人才

    B.重视农业生产

    C.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D.改变旧的土地制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2013、大连高二检测)王安石变法期间,“盗贼比之昔时,十减七八”,这种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保马法

    B.将兵法

    C.保甲法

    D.军队精简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自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一》)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当时谁的利益:

    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

    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