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鸠山由纪夫当选为新任日本首相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期待和日本新首相就广泛的全球、地区和双边问题展开紧密合作”。而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试卷相关题目
- 1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军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军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 )
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
B.日本奉行独立自主地外交政策
C.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表反映了二战后西欧与美国外交关系的变化情况。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了( )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_dj="MsoNormalTable"><tbody><tr><td width="156">朝鲜战争(1950—1953)</td><td width="191">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td><td width="191">伊拉克战争(2003年)</td></tr><tr><td width="156">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入朝</td><td width="191">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td><td width="191">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td></tr></tbody></table>
A.苏联成为西欧国家强有力的后盾
B.西欧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C.西欧取代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D.第三世界国家日益壮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理论能被认可,离不开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列关于该理论产生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尝试
B.当时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了一定效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961年,东德政府修建柏林墙,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其“反法西斯”的含义应指( )
A.抵制西方势力的渗透
B.阻止欧洲一体化进程
C.防止法西斯残余势力的进攻
D.反对美苏“冷战”对峙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这位伟大而盲目的贵族所高举的大旗,就会使我们投入这个世界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时,斯大林在《真理报》上指出:他的演讲是“危险的行动”,是“站在战争挑拨的立场上”, 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指的事件是( )
A.丘吉尔在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B.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
C.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D.美国发动朝鲜战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听到法国首次成功试验原子弹的消息后高呼:“法国万岁!从今天早上起,她更加强大了,更加骄傲了。”能够和这一情境联系起来的是( )
A.世界政治的多极格局最终形成
B.西欧国家的复兴和两极格局的削弱
C.欧共体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加强
D.西欧国家的衰落和美国霸权的稳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来看,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至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 )
A.彻底冲破了苏联原有模式的束缚
B.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形式
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
D.一定程度上冲破原有观念的束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冷战期间,既体现了美苏对抗的紧张与激烈,又体现了他们成功运用自我控制机制,在战争边缘上寻求妥协的事件是( )①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②越南战争 ③古巴导弹危机 ④柏林危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有学者认为“赫鲁晓夫宛如一个政治万花筒: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体现赫鲁晓夫是“蛮干家”的是( )
A.敢于揭露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B.开展大规模的种植玉米运动
C.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D.改革工业管理体制,扩大地方权力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于( )
A.英国“光荣革命”成功时
B.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时
C.世界两极格局确立时
D.东欧剧变及苏联解体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7(ad
类别:资格类其它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7
类别:资格类其它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6(ad
类别:资格类其它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6
类别:资格类其它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5(ad
类别:资格类其它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5
类别:资格类其它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4(ad
类别:资格类其它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4
类别:资格类其它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3(ad
类别:资格类其它其他汽车修理工四级(中级工)汽车修理工中级理论复习资料03
类别:资格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