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学历类其它 >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陈独秀在文章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他发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主要功绩是  (  )

发布时间:2024-07-03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C.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一对一服务

  • 报班培训

    电网、中烟、专升本
    线下培训
  • 网课学习

    各种网络课程
    学习辅导
  • 免费资料

    免费资料
    一对一辅导
  • 老师解答

    题目不会做
    一对一辅导

试卷相关题目

  • 1一位现代学者在批评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  )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  )

    A.抨击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胡适在其1918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康有为,今日骂康有为太旧。”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康有为                  (  )

    A.主张民主共和

    B.学习西方

    C.主张君主立宪

    D.救亡图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

    A.魏源

    B.王韬

    C.宋教仁

    D.胡适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①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②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③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④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搞清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920年,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改用白话国语。这表明当时文学革命  (  )

    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  )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毛泽东指出:“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就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新三民主义就是三大政策

    B.新三民主义是反帝反封建纲领

    C.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相辅相成

    D.新三民主义具有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李大钊说:“民主主义劳工主义既然占了胜利,今后世界的人人都成了庶民,也就都成了工人。我们对于这等世界的新潮流,应该有几个觉悟……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文中的“潮流”指                                    (  )

    A.社会主义运动

    B.民主科学思潮

    C.民主共和思潮

    D.国民革命运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