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学历类其它 >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我国近代外交留下过这样的印记:1842年丧失关税自主权;1919年巴黎和会上,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30年收回关税自主权;1943年,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一切权利。对以上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4-07-03

A.整个近代外交是一部屈辱史

B.在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了原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C.中国近代进行靠外交手段争取主权独立的努力

D.收回关税自主权表明中国已是世界经济强国

一对一服务

  • 报班培训

    电网、中烟、专升本
    线下培训
  • 网课学习

    各种网络课程
    学习辅导
  • 免费资料

    免费资料
    一对一辅导
  • 老师解答

    题目不会做
    一对一辅导

试卷相关题目

  • 1民国时期有人写了这样一封信:“共和病国,烈于虎狼,纲纪荡然,国亡无日。近闻伏阙上书劝进者不啻万余人……明谶云:终有异人自楚归,项城即楚故邑也。其应在公,历数如此,人事如彼,当决不决,危于积薪。伏愿速定大计,默运渊衷,勿诿过于邦交,勿怀情于偏论,勿蹈匹夫遹守之节,勿失兆民归命之诚,使衰年余生,重睹开日。”写信人希望“重睹开日”的意思是

    A.复辟帝制

    B.继续革命

    C.再造共和

    D.严肃纲纪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理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20世纪初,立宪派成立了许多立宪团体,仅1906至1908年即多达50余个。与此同时,立宪派还创办了为数众多的宣传君主立宪的报刊杂志,曾多次开展国会请愿运动,形成为声势较大的政治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政治影响。这种现象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集体觉醒

    B.动摇了封建统治的群众基础

    C.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主宪政在中国的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书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以推断

    A.新政没有取得实际成效

    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D.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

    A.《南京条约》 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

    B.《北京条约》 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

    C.《马关条约》 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

    D.《辛丑条约》 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者在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阶级斗争学说

    B.谋求人类解放的目标

    C.无产阶级政党学说

    D.社会主义革命的思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全球通史》写道:“没有人料到会发生这第一次俄国革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为了避免街上的激进分子取而代之,必须立刻建立一种新的机构。”这里所说的“新的机构”是

    A.军事革命委员会

    B.沙皇政府

    C.工兵苏维埃政府

    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全球通史》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的主要内容是

    A.废除农奴制度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巩固苏维埃政权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历史学家杨奎松在《中间地带的革命》中指出“长期苦于专制和武力之害,渴望和平与平等的大批中国知识分子,对于暴力、专政等等,往往有着一种本能的反感……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在俄国诞生之后……是一向主张平等调和并反感专制压迫的广大中国进步知识分子所深恶痛绝的。”这说明五四运动之前

    A.十月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甚微

    B.知识分子希望用温和的方式改造社会

    C.知识界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全面

    D.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