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学历类其它 > 高中教育高二历史【历史】福建省永安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老子是一个史官, 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周朝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正面临着全面瓦解。从《老子》产生的时代背景判断,《老子》第三章中的“不尚贤,使民不争” 主张的合理解释是

发布时间:2024-07-03

A.老子反对下层平民间的斗争

B.老子反对墨子的“尚贤”

C.老子主张奴隶社会的“亲亲”

D.老子反对世袭为官制度

一对一服务

  • 报班培训

    电网、中烟、专升本
    线下培训
  • 网课学习

    各种网络课程
    学习辅导
  • 免费资料

    免费资料
    一对一辅导
  • 老师解答

    题目不会做
    一对一辅导

试卷相关题目

  • 1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这一变化表明了

    A.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

    B.伦理政治的勃兴

    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

    D.对“天命”的质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1942年2月14日,蒋介石在致罗斯福感谢美国对华贷款5亿美元的电文中说:“此次借款,除为军事上之需要外,大部分将用以加强我国之经济机构,收回法币,紧缩通货,平定物价,保持战时生活水准及增加生产。”这表明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

    A.出卖国家利益巩固统治

    B.依赖美国进行抗日

    C.既抗日又关注经济民生

    D.消极抗日贪婪敛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武汉会战目的方针与策略指导》指出:“以目前国际形势观察,自力更生仍为我政略上最高原则,基于此而产生之作战指导方针,亦即持久战与消耗战。”由此判断

    A.中国共产党坚持持久战与人民战争路线

    B.国民政府曾期待国际力量援助

    C.中国反法西斯战场自始至终都是独立的

    D.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一封毛泽东、彭德怀署名的信中提到,“事急矣,时亦迫矣,万方多难,国势阽危,华北沦亡,……息萁豆相煎之嫌,愿结同仇之谊,知足下家仇国耻,常思建白于国人,我们是断铁斩钉,坚决收复我东北……”据此书信内容推断,信中所述事件与下列哪件历史事件直接相关

    A.九、一八运动

    B.西安事变

    C.华北事变

    D.瓦窑堡会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朱熹家训》云:“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见老者,敬之;见幼者,爱之。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与此思想相一致的是

    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D.仁人者,正其道不谋其利,修其道不谋其功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割地赔款的巨创深痛,给中国社会以全方位、深层次的巨大震荡。洋务运动破产了,维新运动早产了,而顽固派的得志和仇洋排外运动的勃发,使中国在本世纪初(20世纪)几乎惨遭亡国之祸。”造成上述现象出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王阳明提出“圣贤庸愚,同具此心,苟能致知,皆能明德”。黄宗羲提出“君之与臣,名异而实同”。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二者都破除了权威崇拜,意味着思想启蒙

    B.二者都质疑程朱理学,但所属的范畴不同

    C.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黄宗羲思想是对王阳明思想的批判与否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你若同意上述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人文主义;存天理,去人欲

    C.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D.信仰得救;致良知,有孝道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