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国务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颁布施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这说明( )①国务院按照立法程序制定法律 ②国务院严格依法行政③国务院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④国务院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卷相关题目
- 12008年4月28日在山东淄博周村至王村间发生了列车相撞,造成七十多人死亡,许多重大事故的发生是由于领导班子的失误,这次事件也不例外,事故发生后,济南市铁路局5名干部被停职。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看,决策的失误往往存在失误的“发生机制”。为防止决策失误,决策机关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是( )
A.拓宽民意反映渠道
B.提高决策机关领导的素质
C.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D.人民能否成为决策者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人民日报》报道,贵州省锦屏县圭叶村的村民们,制造出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财政民主形式,把一枚公章一破为五,由各村小组各选一个代表再加上一名支部委员各管一瓣,村里的开销须经过其中至少三人同意,五瓣才能合并起来盖章,从而保证村民委员会的清正廉洁。对于村民委员会认识正确的是( )①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 ②是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③是我国民主的重要组织形式 ④由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等开通了QQ留言网址、邮箱,欢迎广大群众为广东的发展“灌水”、“拍砖”,网民的很多建议得到采纳,反映的问题得到处理。这一做法( )①保障人民民主,扩大公民权利 ②为民众表达诉求创设新渠道③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与广泛性 ④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提便利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2009年4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肆虐。当疫情袭来,很多人表现出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海外学子发出了“暂不回国”倡议,从疫区归来的人主动在家隔离,不少治愈后的患者对政府和医务人员表达了谢意。这些看似细微的举动却充分体现了:( )①公民对国家法律和社会规则的尊重 ②我国民众的公民意识显著增强③公民与国家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④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为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国家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提高高耗能产品差别电价标准。这表明( )
A.国家限制电力工业发展,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B.国家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C.国家自觉运用市场机制调节经济发展
D.国家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我国政府要时刻接受人民的监督,其根本原因是( )
A.我国政府是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
B.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C.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D.我国政府建立了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内容作出了具体规定。该条例的公布实施( )
A.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B.可以使公民完全自由地行使民主监督权
C.增强了行政机关办事的透明度,有助于推进依法行政
D.能确保公民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08年8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4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表明( )①只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才有立法权②我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③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④国家主席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执行机关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在我国,对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党中央提出方针政策,国务院拟定实施方案,全国人大审议,全国政协讨论,予以修改完善,最后由全国人大作出决定。这说明( )
A.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接受中共中央的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B.中共中央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C.中共中央提出方针政策是通过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变成国家意志的
D.中共中央领导国家政权,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2009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55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无比的优越性。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 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5)地理信息技术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4)地理环境对区域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3)人地关系思想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2)交通运输布局变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1)交通运输方式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0)工业地域的形成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9)工业区位因素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8)以种植业为主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7)农业的区位选择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6)城市化
类别:学历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