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7日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形而上学观点
发布时间:2024-07-03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试卷相关题目
- 1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到东汉、魏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基本定型。回顾书法发展的过程,可以发现“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志。”这说明( )①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是有条件的②事物在批判与继承、联系与创新中发展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④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的纵向来看,生态文明将成为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第三种文明;从社会现实存在的横向来看,生态文明是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的另一种文明形式。生态文明的提出和实施,是人类对长期以来发展模式反思的结果,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飞跃,是人类文明理念的一次创新这表明 ( )①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②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创新③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④理念创新源于人们的深刻反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是利大于弊,其积极作用是主流,而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弊大于利。这是由于:( )①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面方面发生了变化②主次矛盾发生了转化③具体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④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发生了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的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①“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②“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③“热”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④“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古人的这些名言共同主张的是( )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B.倡导把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放在首位
C.个人活动既是个体生命的自然过程又是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
D.个人活动对历史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5)地理信息技术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4)地理环境对区域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3)人地关系思想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2)交通运输布局变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1)交通运输方式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0)工业地域的形成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9)工业区位因素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8)以种植业为主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7)农业的区位选择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6)城市化
类别:学历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