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1999年)比较表》,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 )<table border="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_dj="MsoNormalTable"><tbody><tr><td rowspan="2" width="91">地区国家</td><td rowspan="2" width="107">世界20强公司占有数量</td><td width="169" colspan="2">进出口贸易世界份额</td><td rowspan="2" width="20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td></tr><tr><td width="85">出口</td><td width="84">进口</td></tr><tr><td width="91">美国</td><td width="107">7</td><td width="85">12.7%</td><td width="84">18.8%</td><td width="204">美元占66%</td></tr><tr><td width="91">欧盟</td><td width="107">6</td><td width="85">39.1%</td><td width="84">37.6%</td><td width="204">欧元占12.5%</td></tr><tr><td width="91">日本</td><td width="107">7</td><td width="85">7.5%</td><td width="84">5.5%</td><td width="204">日元占5%</td></tr></tbody></table>
A.国际经济旧秩序仍无较大改变
B.经济实力的变更使国际经济组织性质变化
C.欧盟经济实力全面超越美国
D.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
试卷相关题目
- 1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1917——1991》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人民不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李剑鸣在《“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中提到:“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下列叙述与材料无关的是( )
A.实行代议制的民主形式
B.赋予总统极大的行政权
C.构建“分权制衡”机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相结合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1958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大规模地搜集全国民歌》的社论,各地报刊纷纷开辟民歌专页、专栏,仅半年时间,全国正式出版的民歌集就近800种。数月内旅客们在上海列车段“旅客意见簿”上写下的诗歌达5300多首。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
A.新中国初期创办夜校、半工半读学校等扫盲措施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
B.“双百方针”激发了人们的创作热情
C.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利于对传统文化的搜集
D.文化艺术领域的“冒进”倾向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五四运动实际是分为两部分的。第一部分是新文化运动,叫五四新文化运动,从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时就已经开始了。第二部分是1919年5月4日前后的抗议运动。但在我看来,这两个实际上是两回事、两个事件。”关于材料中“两回事、两个事件”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前期是文化启蒙,后期是政治运动
B.前期是思想解放,后期是民族救亡
C.前期是爱国主义,后期是民族主义
D.前期具有反封建性质,后期具有爱国主义性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过程。”马克思在这里是用“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下列各项与材料最切合的是( )
A.统治者采用与外界隔绝政策的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社会经济出现新成分
C.英国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灾难。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最新试卷
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5)地理信息技术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4)地理环境对区域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3)人地关系思想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2)交通运输布局变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1)交通运输方式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20)工业地域的形成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9)工业区位因素与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8)以种植业为主的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7)农业的区位选择
类别:学历类其它高中教育高考地理38分钟阶段性同步滚动检测(16)城市化
类别:学历类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