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其它分类 > 学历类其它 > 高中教育高三历史包头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试题

1935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

发布时间:2024-07-03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

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

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

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一对一服务

  • 报班培训

    电网、中烟、专升本
    线下培训
  • 网课学习

    各种网络课程
    学习辅导
  • 免费资料

    免费资料
    一对一辅导
  • 老师解答

    题目不会做
    一对一辅导

试卷相关题目

  • 1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 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

    A.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B.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D.红军长征的胜利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 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梁启超说:“以社会主义运动之立场而论,欲此主义之传播与实现,不能不以劳动阶级为运动主体。劳动阶级不存在之国家,欲社会主义之实现,有道无由。而劳动阶级之发生,恒必与资本阶级相缘。故必有资本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籍……”“资本主义必非社会终极目的明矣,不过借以为过渡”。这表明他(     )

    A.认为当时的中国还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

    B.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

    C.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

    D.还没有认识到西方资本主义的弊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1913年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广大群众茫然不知国会为何物,就连精英、乡绅也不明白。但是那些留学的、跟革命党沾边的人都投了票,所以第一届选举国民党大胜,获得参众两院多数席位。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

    A.中国数千年旧传统并未发生改变

    B.薄弱的经济带来脆弱的民主政治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无法推行

    D.西方思想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张謇在“设厂自救”的浪潮中创办了大生纱厂,他通过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将湖北官纱局存沪未用的纱机以20400锭领回,作价25万两,作为官股,“按年取息”;当时工人工资较低 ,正、杂各税也较轻,企业经营顺利,利润优厚。这表明

    A.大生纱厂是一个官督商办的企业

    B.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基本消失

    C.民族工业得到政府一定程度的扶助

    D.股份制在民营企业中普遍存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1947年某日毛泽东曾致电刘伯承、邓小平及陈赓:“延安准备暂时让敌占去,但陈先瑞、韩东山所率五师部队三千余人有被敌歼灭之危险。故无论如何应派队救援。”“以一个旅渡(黄)河接护五师,主力四个旅即刻占领同浦线。”此时战争的主要态势是:(    )

    A.国民党军队发动全面进攻

    B.国民党军展开重点进攻

    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即将打响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据统计,淮海战役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支前民工的比例高达1∶9。解放区表现出异乎寻常的承受能力,可以说超出了最高的负担界限。当时人民提出的口号是“倾家荡产,支援前线,忍受一切艰难,克服一切困苦,争取战役的胜利”。这种超出寻常的战争承受能力的客观条件是(   )

    A.解放区基本实现“耕者有其田”

    B.华北和华东良好的农业基础

    C.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D.受到解放全中国的鼓舞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一五计划期间,上海、天津等原工业先进地区人均工业产值的增长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工业发展速度放缓

    B.工业布局发生变化

    C.工商业改造已经完成

    D.重工业发展速度加快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有学者指出:“关于事实评价,有证据辨其真伪即可。然而对于价值评价却和当前人的价值取向及人们的需要有关。”下列评价最符合作者价值取向和需要的是(    )

    A.马克思:“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 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B.麦克、哈特: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导致新教的产生。”

    C.严复: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社会发展“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D.杨凤城:新中国“大体上到1956年前后文化转型初步告成。”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X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