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历史 > 古代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3

《明史·职官志》载,自景泰后“六部承奉旨意,靡所不领。阁权益重……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六部由原来的政府最高职能部门,而沦为内阁属曹。这一变化反映了

发布时间:2021-07-20

A.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B.六部职能的衰退

C.内阁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D.宰相权力的反弹

试卷相关题目

  • 1清雍正时,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谢御书陆贽奏议叙文折》。硃批:“览卿奏谢,知道了。此事当具本奏,令众知不私。此篇文朕先已发出乾清门,满汉大臣看过。本上文意可另斟,着特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奏事密折直接呈送皇帝

    B.一般事务奏事另有途径

    C.提高了军机处办事效率

    D.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洪武十二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 (  )

    A.表明君主专制的继续强化

    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

    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

    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下列各项中,反映中国古代君权加强、相权削弱的是

    A.州刺史的设立

    B.分封制的创设

    C.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D.行省制度的创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中书门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

    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

    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

    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明清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  )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

    B.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

    D.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古代中国某一时期曾施行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这一时期,六部地位虽有所上升,但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协调或指导下行使权力。这些辅政部门有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内阁           ④军机处

    A.①

    B.②

    C.①②

    D.③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清朝前期的海防对象是海盗和海上的异己势力,且推行的是“重防其出”的海防政策,后来海防政策改变为“重防其入”。海防政策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海盗和异己势力的消失

    B.海军力量的增强

    C.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生

    D.西方列强的侵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板垣记略》载:“奏章票拟,主之内阁;军国机要,主之议政处。”材料不能说明清初(  )

    A.皇权空前强化

    B.皇权受到牵制

    C.部分制度承袭前朝

    D.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清顺治五年规定,“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这造成的最大消极影响是( )

    A.造成了严重的社会恐怖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

    C.扼杀了士人的创造性

    D.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