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唐朝制度,中男(l6岁以上至21岁的男子)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的男子)才服兵役,而官员封德彝却向太宗提出中男应服役的建议,但魏征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坚决不同意。此提议最终没有通过。据此可知,当时魏征供职于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兵部
D.门下省
试卷相关题目
- 1下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地方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谏官是中国古代历朝所设的评议朝政的官员。宋代以前,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如唐代谏官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宋代以后,谏官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就将宰相置于言谏监督 之中。宋代前后谏官职权的变化说明了 [ ]
A.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
B.宋代谏官的地位和职权下降
C.宋代皇权专制超过前代
D.宋代注重对宰相职权的监督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行省制
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利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
C.废丞相,设内阁
D.确立三省六部制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某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招考研究生的试卷中,有这样一道试题:谈谈你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的理解。某考生答题要点概括如下,你认为其中不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是
A.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B.丞相制度必然导致社会的动乱
C.使军政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
D.使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实行内 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为“刘罗锅”
B.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C.刘墉既不是驼背,也不是宰相,所以剧名错误
D.他没有理由,只不过是哗众取宠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把中央政权分属六部,主要反映了
A.中央政府提高工作效率
B.文臣的地位开始提高
C.君主专制加强
D.科举制度不断发展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