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火灾爆炸的发生,阻止其扩展和减少破坏,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及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广泛使用。下列关于防火防爆安全装置及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化学抑爆技术可用于装有气相氧化剂的可能发生爆燃的粉尘密闭装置
B.工作介质为剧毒气体的压力容器应采用安全阀作为防爆泄压装置
C.当安全阀的入口处装有隔断阀时,隔断阀必须保持常开状态并加铅封
D.主动式、被动式隔爆装置依靠自身某一元件的动作阻隔火焰传播
试卷相关题目
- 1爆炸过程表现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物质的(或系统的)潜在能以一定的方式转. 化为强烈的压缩能;第二阶段,压缩物质急剧膨胀,对外做功,从而引起周围介质的变化和破坏。下列关于爆炸破坏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爆炸形成的高温、高压、低能量密度的气体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强烈压缩周围的静止空气,使其压力、密度和温度突跃升高
B.爆炸的机械破坏效应会使容器、设备、装置以及建筑材料等的碎片,在相当大的范围内飞散而造成伤害
C.爆炸发生时,特别是较猛烈的爆炸往往会引起反复较长时间的地震波
D.粉尘作业场所轻微的爆炸冲击波导致地面上的粉尘扬起,引起火灾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不仅能造成设备损毁、建筑物破坏,甚至会致人死亡,预防爆炸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防止爆炸的一般方法不包括( )。
A.控制混合气体中的可燃物含量处在爆炸极限以外
B.使用惰性气体取代空气
C.使氧气浓度处于极限值以下
D.设计足够的泄爆面积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常直接给出可燃气环境危险度,即该可燃气在空气中的含量与其()的百分率。
A.爆炸上限
B.爆炸均值
C.爆炸下限
D.爆炸极值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对环境空气中可燃气的监测,常常用可燃气环境危险度表示。如监测结果为20%LEL,则表明环境空气中可燃气体含量为( )。
A.20%(V)
B.20%(m)
C.爆炸下限的20%
D.爆炸上限的20%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引起火灾和爆炸的着火源。化工企业中常见的着火源有()。
A.化学反应热、原料分解自燃、热辐射
B.高温表面、摩擦和撞击、绝热压缩
C.电气设备及线路的过热和火花、静电放电
D.明火、雷击和日光照射
E.粉尘自燃、电磁感应放电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光、髙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下列关于不同物质爆炸,产生的破坏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面粉的燃烧爆炸不会直接造成人员中毒
B.油罐车引起的爆炸,产生的高温辐射会使附近的人员受到严重灼伤
C.爆炸引起的冲击波作用于建筑物,在超压100 kPa以上时,除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外,建筑的其余部分将全部破坏
D.有些物质毒性不强但在燃烧过程可能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烟雾造成人员中毒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2020年真题】危险化学品燃烧爆炸事故具有严重的破坏效应,其破坏程度与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性质、燃烧爆炸时的条件以及位置等因素有关。下列关于燃烧爆炸过程和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火灾损失随着时间的延续迅速增加,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
B.爆炸过程时间很短,往往是瞬间完成,因此爆炸毁伤的范围相对较小
C.爆炸会产生冲击波,冲击波造成的破坏主要由高温气体快速升温引起
D.爆炸事故产生的有毒气体,因为爆炸伴随燃烧,会使气体毒性降低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2019年真题】危险化学品的燃烧爆炸事故通常伴随发热、发光、髙压、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强的破坏效应,该效应与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和性质、燃烧爆炸时的条件以及位置等因素均有关系。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破坏效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爆炸的破坏作用主要包括高温的破坏作用和爆炸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B.当冲击波大面积作用于建筑物时,所有建筑物将全部被破坏
C.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碎片破坏范围一般在0.5〜1.0 km
D.在爆炸中心附近,空气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可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大气压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化工企业所用化工容器极易发生爆炸,因此对密闭的化工容器需要采取防爆安全措施。爆炸控制的措施分为若干种,用于防止容器或室内爆炸的安全措施有( )。
A.采用爆炸抑制系统
B.设计和使用抗爆容器
C.采用爆炸卸压措施
D.采用房间泄压措施
E.进行设备密闭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可燃易燃物质的爆炸特性,以及生产工艺和设备等条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在设备和系统里或在其周围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些措施主要有()。
A.设备密闭
B.厂房通风
C.惰性介质保护
D.危险物品隔离储存
E.预设报瞀装置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