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题库频道 > 学历类 > 升学考试 > 高中(高考) > 生物 > 种族和群落—其他1

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发布时间:2021-09-17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试卷相关题目

  • 1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结合右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图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B.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d点

    C.若图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2下图是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

    A.AB

    B.BC

    C.CD

    D.AC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3右图为某种群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示意图,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的类型是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无法判定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4在一个100km 2的草原上,猎豹的种群密度是0。1头/km 2,狗的种群密度是10头/km 2,蝗虫的种群密度是10000头/ km 2,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猎豹和鬣狗属于同一营养级,猎豹体型大于鬣狗

    B.能量从鬣狗流向猎豹的效率为1%

    C.蝗虫属于第一营养级,在草原上生态系统中含有的能量最多

    D.猎豹和狗存在捕食关系,所以两种生物种群密度不同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5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 一定量的标 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D.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6为了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者蜘蛛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AB期间,若对害虫施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得更快

    B.在BC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C点以后的平衡状态与AB期间和BC期间中发生的两个种群的相互作用没有关系

    D.图中所示的蜘蛛和害虫的关系是竞争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7在一鲑鱼养殖场进行了一次密度实验,下图是初始密度和最后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最后密度的取样是在鱼塘中的鲑鱼产新一代鱼之前完成的。 如何解释实验中的现象,即当初始密度高时,最后密度不再依初始密度变化

    A.鱼塘中有害废物的积累

    B.死亡率接近出生率而影响密度

    C.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而影响密度

    D.出生率小于以补偿死亡率而影响密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8下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依据曲线a,在农作物播种时密度不宜过大

    B.由曲线b 可知,种群密度越高,生存斗争越剧烈

    C.依据曲线b

    D.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为d时最好

    E.由曲线b可知,种群密度的变化与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等因素有关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9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保持不变

    B.用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来表示该种群密度

    C.捕食关系对维持群落的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D.人类活动一般不会使群落演替的方向改变,但可改变演替速度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 10赤拟谷盗和杂拟谷盗是两种仓库害虫,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的试验条件下,两种拟谷盗的相对数量(%)的变化如下表,这两种拟谷盗的关系属于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种间竞争

    D.种间互抗

    开始考试点击查看答案
返回顶部